打造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
——访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
2023年08月22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22日第2718期 作者:本报记者 班晓悦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作为全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致力于打造展示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充分展示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讲好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精彩故事。本期“强国复兴大家谈”专栏邀请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讲述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探索与实践。

  以考古特色梳理历史脉络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全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经历了怎样的建设过程?学界给予了哪些支持?

  巩文:中国考古博物馆是经中宣部指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2019年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北京挂牌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鼓舞下,为集中展示5000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中国历史研究院建设了中国考古博物馆。2019年3月我馆启动展陈大纲策划,7月开始展厅装修改造建设, 12月完成建设与布展工作。2019年12月下旬,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始内部试运转与修改完善。

  我馆的基本陈列“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几代考古学工作者、历史学工作者筚路蓝缕多年学术研究的结晶。在策展之初得到了学界鼎力相助,考古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几十位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为展览出谋划策,十余位学者参与展陈大纲撰写工作。大纲精研十稿,文案反复修改,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翔院长等院领导、学部委员、老一辈专家学者审阅并提出中肯意见。诸位学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为展览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您的讲述中可以看出,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多年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的一项成果。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它的内容。

  巩文:中国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为主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社会形态变迁为基本脉络,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连续不断裂的文明史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历程为展陈主线,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立足点,以中国历史研究院珍藏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标本精品和专题档案文献精华为主要展品,以线串点,以点化面,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东方欲晓”五个专题,重点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状况,呈现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明积淀,鉴古通今,述往思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起源的呈现,一些博物馆已经推出了很多优秀的展览。相较于其他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何特色?

  巩文:我馆基本陈列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

  “仓储式陈列”体现了考古学鲜明的学科特色。考古学研究往往是整体地考察一定时间内分布于一定区域,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迹、遗物,即按照考古学文化来研究,着重于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而不是孤立地、鉴赏式地研究单个器物。这样的学科特点从根本上要求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展厅中仓储式展柜展架密集式陈列与独立柜的多角度展示相得益彰。

  “沉浸式体验”是为了给观众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从序厅开始,推开镌刻着《千里江山图》的历史大门,踏上标记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的历史大道,观众由此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在各个展厅中,我馆也试图通过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OLED透明显示屏、裸眼3D等手段使观众自主参与。例如,在石器时代展品区域穿插模拟打制石器互动视频;在甲骨陈列附近,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体验商人占卜的过程;在展示隋唐洛阳城考古成果时,设置了隋唐洛阳城定鼎门外含有车辙、骆驼脚印等的道路模拟场景。这些手段有助于观众与中华文明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以馆藏珍品解析中华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是如何呈现的?

  巩文:我馆的基本陈列是从中华大地的人类起源开始讲起,一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展品涵盖远古到近代的各个时间段,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陶瓷享誉世界,我们的展品中就有很多精美的陶瓷、瓷器,这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等研究意义重大,其中呈现的繁复工艺也是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一个缩影。至于统一性,在专题三“大国一统”中呈现得尤为明显,我们在这一部分通过历代疆域变化、中国古代都城一脉相承的规划布局来展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则更多地体现在专题四“和融万方”中,通过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以及场景模拟,展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在文化多元交汇、文明包容共存中,缔造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价值取向。

  《中国社会科学报》:能将中华文明发展史做这么完整的呈现,可见中国考古博物馆确实是“家底”丰厚。请您介绍几件有代表性的馆藏文物。

  巩文:真的难以取舍啊!我就选几件和大家说说吧。

  首先是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纹陶盘。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这件陶盘出土于一座高等级大墓之中,褐色胎,内壁及盘心涂黑色陶衣并磨光,内壁用红彩绘蟠龙纹。陶寺彩绘龙纹陶盘是迄今在中原地区所见蟠龙形象的最早标本,也是陶寺时期已出现王权和国家的实物象征。第二件是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河南西部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的,自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年,是一座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都邑。龙形器全长约70厘米,由2000多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组合而成,龙身有铜铃,内有玉石铃舌,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龙形器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我国早期文物中实属罕见。第三件是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杯身如觚,用象牙根段制成,通体雕刻繁缛精细的花纹,有兽面纹、夔纹等,并镶绿松石。杯一侧有鋬,鋬为夔形,头向上,尾下垂,饰鸟纹,镶绿松石,有上下对称的小圆榫,插入杯身,是商代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第四件是西周时期的邓仲牺尊。它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井叔家族墓地,为盛酒器。整件器物造型奇幻,装饰精美,多层雕塑,制作工艺复杂,反映了西周时期先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盖内底及器体腹内各有六字铭文:“邓仲作宝尊彝。”邓仲牺尊是井叔夫人从邓国带来的嫁妆,反映了西周社会的基本组织——血缘组织的广泛存在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宗法制、世卿世禄制和异姓联姻等一系列政治制度。第五件文物是出土于北京元大都遗址的白釉黑彩龙凤纹瓷罐。这件瓷罐是磁州窑产品,以白釉为地,施黑、褐色釉,其腹部一面绘龙纹,一面绘凤纹,肩部绘缠枝花卉纹一周,蕴含着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相互交融的代表,是中华文化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物证。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一件件珍贵文物的现世,离不开中国几代考古人的筚路蓝缕、上下求索。在基本陈列中,中国考古人的重要学术贡献还有哪些体现?

  巩文:我馆在基本陈列中适时嵌入十余位学术大师的介绍,与展线结合,致敬他们的学术贡献与成就。如中国第一位接受考古学正规训练、著名“后岗三叠层”的发现者、考古学家梁思永;中国第一位埃及学博士、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考古学家夏鼐;提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和“古国方国帝国”等理论的考古学家苏秉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历史研究,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古器物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奠基人顾颉刚等。此外,展览不仅充分吸收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对20多年来国家支持的这两项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在展线上予以介绍,向观众推介史学研究的最新成就。

  以文物活化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作为考古出土文物的重要展示窗口、考古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推广基地,中国考古博物馆应该承担怎样的职责?

  巩文:中国考古博物馆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致力于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因,诠释“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我馆的主要职责就是把考古学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用非专业人士能够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给社会大众,真正将考古成果转化为社会知识,最终惠及民众,使考古学可以正确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扩充历史知识、涵养道德情操,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打造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物活化利用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您刚才也提到,将专业性的、前沿性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普及性资源,是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重要职责。那么,中国考古博物馆是怎样做好“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的?

  巩文:为了“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组织编写了《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这本历史普及读物。《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通过选取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珍贵文物,从不同侧面多维度地展示5000多年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其中既有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熠熠生辉的绿松石龙形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绝品象牙杯、“中国”初现的神秘何尊,也有反映汉唐盛世兼容并蓄的“五星”织锦、兽首玛瑙杯,还有作为近代波澜壮阔革命历史见证的《湘江评论》。通过专家学者们娓娓道来的叙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呈现文物的发现、文物的内涵,以及文物所蕴含的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价值。2022年10月,这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获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年度好书”“中宣部党建网‘党建好书’(2023年1月书单)”“2022年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等殊荣,同时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好评。

  数字化技术手段是让文物“开口说话”的一条捷径,我馆目前已在展厅中应用了不少数字化展陈手段,同时也在加快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步伐。我们打算在今年建设博物馆智慧导览讲解系统基础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参观线路推荐,结合室内定位技术为观众提供移动端的导览讲解服务等。我们计划选取一些重点文物,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文物三维数据和历史背景等图像文本二维信息,对其进行内容制作和呈现,多维度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今后进一步开展 VR、AR、数智人等新技术、新手段在博物馆的应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尝试多种形式的展示方式,服务新时代史学研究成果和考古成果的通俗化转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优秀历史文化传播,不断扩大新时代中国史学与考古学的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考古博物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要做哪些探索?

  巩文:在正式对公众开放之后,我馆将努力搭建起考古工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我们设想开展一些特色的公益讲座,邀请考古专家特别是参与过我们馆藏文物考古发掘过程的专家,向观众讲解考古知识、分享考古故事,同时也展现新时代考古人的风采。像我们展厅中展示的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殷墟遗址、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遗址等的考古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也可以让这些考古人为观众带来最新的发掘成果。为了拉近观众与考古现场的距离,我们还打算设置“考古连线”,通过大屏幕实时呈现考古工作的进展,让观众与身在考古现场的考古人隔空视频相见。同时,我们也将设计一些考古体验活动,组织观众进行拼接陶片、制作拓片等与考古工作相关的特色活动,增强观众的体验感。

  未来,我馆还将努力立足自身出土文物、古籍善本优势,不断推陈出新。作为新时代考古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有能力做好今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有信心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有决心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出贡献。

  (本版图片均由中国考古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