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
2023年07月11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1日第2688期 作者:卫思谕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辉煌的历史,华夏文明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波澜不息的河流奔涌向前,始终助力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来到中国。面对中国革命实践的历史性诉求,如何使作为舶来品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首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探索,始终在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巨大理论创新成果和伟大实践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关系、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期“强国复兴大家谈”专栏邀请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教授王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意义与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文明沃土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其中最辉煌和最根本的一大成果,就是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应如何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的含义?

  韩毓海:长期以来我国的任务和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就必须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漫长奋斗史中,汲取思想、智慧和力量,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探求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发展规律,激发实现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和伟大复兴的内在不竭动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2021年在福建朱熹园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离开了中国传统文明,就没有中国特色,离开了中国特色,哪有我们这样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已经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和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根本问题,给出了许多人长期思考而没有得出的答案,那就是:支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就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里程碑意义。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并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王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能够得以顺利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根本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不同而和、和实生物,为相互融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比如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理念,马克思说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孔子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马克思说的客观规律与荀子说的天道有常,马克思说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荀子说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关注人类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二者有着许多理论相似相通之处。

  许多老一辈共产党人正是在接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也义无反顾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之所以愿意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哲学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林建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进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这二者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并从价值观层面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何以可能。比如在宇宙观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价值观主张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天下观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主张与中华文化的“天下为公”具有高度契合性;在社会观方面,科学社会主义“自由联合体”的主张与中华文化的“民为邦本”具有高度契合性;在道德观方面,科学社会主义“觉悟提高”的主张与中华文化的“厚德载物”具有高度契合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长期以来,我们党为什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林建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两个结合”重要思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刻阐述了这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蕴含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如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它就依然是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就不可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不可能在当代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同理,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不植根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沃土,它就依然是一种无法对我们发生作用的理论形态。因此,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即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文明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获得了无比充沛的思想文化资源,使我们党的创新理论能够更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上,具有了更加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韩毓海:马克思主义能够植根于中国大地,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其与中华文明的优秀成分有机结合。马克思学说虽然来源于西方社会,但不同于地中海文明的天国宗教思想,而是从人的现实性出发,带有一种革命性的理论特质。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够被中国所接受,因为中华文明的底子就是唯物论和无神论,中华文明从源头上也是从人间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迎来送往、敬天法祖等现实生活出发,这与马克思关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论述是一致的。

  建党百年来,曾经的苦难辉煌和牺牲奋斗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决定什么东西能够在中国生长,是我们的土壤和文明的基因,支持我们事业生生不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归根到底就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之中。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在内,只有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沃土,与中国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回应中国人民的需求,解决中国人民的现实问题,才能不断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个结合”促进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回顾历史,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认识,曾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其中焦点就是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问题。在学术史上,我国学术界先后出现了二者“能不能结合”“怎么结合”“谁结合谁”等一系列争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争论,把握二者结合的深刻内涵?

  王杰: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的那一天起,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间的融合问题就存在了。当时学术界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与文明,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有损于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和“纯粹性”。这表明,当时的学术界还持一种绝对化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随着理论视野的扩大及研究的深入,经过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学术界由“对立说”演进到了“结合说”“互补说”“改造说”“综合创新说”等观点,此时对二者的争论主要围绕“怎样结合”“谁结合谁”等问题展开。这在当时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马体中用”,以儒学为主体的“中体马用”;马克思主义是治国方针,儒学是民族灵魂的二元平行观点;以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挺立民族文化主体性二者有机结合的“综合创新说”。

  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必然要遵循文化传播规律,经历一个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改造过程。这应该包含两方面的“结合”:一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不是一个“化掉”另一个, 也不是二者合而为一,而是各自朝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举,充分肯定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家庭、民族国家与人类社会诸层面的价值意义,结合新时代国内外现实条件与改革开放建设实践,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筑牢中国历史文化的根基,另一方面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升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更加全面深化的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磅礴强劲的思想伟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价值。我们党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问题的?

  王杰:《易·损》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对此,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清醒的理论与实践自觉。1938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文献更是多次论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比如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十六大提出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与传承发展,将其表述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以高超的中国智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贯通融合,明确提出了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践行着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鲜明提倡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而不同、博施济众、和为贵、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等思想,价值就主要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深刻融入当代的思想观念创新中,成为党中央制定治国方略的重要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之一。

  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当代中国的重大问题?

  林建华:当前,我们党要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问题,这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并结合具体实际,随着实践变化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和发展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分析,传承和弘扬剔除了糟粕、保留了精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文明演进的伟大实践和历史进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等多维度来认识和推进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其中,理论创新是最基本的维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首要目标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有机土壤和有效载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接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在回应和解答“中国之需”和“时代之问”中,我们还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及融通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其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新时代十余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积淀的历史性经验,不仅以实践效果证明了二者能够结合,而且在实践中推进和深化了二者之间的结合。

  王杰:《易·乾》讲:“保合太和,乃利贞。”中国文化一向追求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境界。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来原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论。首先,“不忘本来”就是坚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之本,坚守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次,“吸收外来”就是善于借鉴吸收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不断提供各种有益的思想养料与文化资源。再次,“面向未来”就是勇于站在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同时,在结合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遵循一些具体的原则。第一就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探寻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与中国传统实学中的“实事求是”的哲学思维方式相类似,在“求规律”上具有结合、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二是经世致用。马克思主义不仅用来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注重的是“管用”“运用”,这与中国传统实学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相一致,在“指导实践”上具有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三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马克思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指导思想的理论,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民惟邦本”观点相趋同,在服务对象上具有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四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和“以人民为中心”,这与中国传统治国理政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认识相趋同,在依靠对象上具有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五是“廉洁奉公”。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要改造主观世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修身养德、廉洁奉公等政德修养相一致,在改造主观世界的途径上具有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六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马克思主义有明确的远大理想目标,注重理论的与时俱进,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宏愿、记初心、知来路、慎终追远等智慧相一致,在党性修炼、思想淬炼的方法上具有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七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马克思主义热爱和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思想相似,在天下治理相处方面具有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第八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秩序观“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认识相似,在认识天下发展趋势方面具有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目标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宏大实践过程中将进一步发挥什么作用?

  王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目标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新局面,不断谱写新篇章,不断回答和解决中国问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由此,我们必须关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意识形态功能,第二层面是民间文化信仰功能。尤其第二个功能非常重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仅仅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而必须延伸到民间文化领域,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否真正本土化和与时俱进的深厚基础。理论界只有自觉地把第二个层面的问题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中,自觉地把两个层面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从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视角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可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

  回顾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佛教传入中国后,历经六百年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再经过四百多年,也就是大约前后总共一千年时间,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佛道思想的精致的宋明理学。至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才一百多年,未来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实践中深深地扎下根,具有更加丰富的中国内容、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必须走好中国化、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和内在规律。对于“第二个结合”,我们需要做哪些深入的学理研究?

  林建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学术界不断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同时也是丰硕的学术成果。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相契合,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在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第二个结合”,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刻把握这一结合的思想进程和理论表达形式,同时饱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将其中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理念运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立坚实的文化根基。

  面向未来,学界需要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中“两次结合”与“两个结合”的延展机理,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意蕴,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时代化的多维度,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要求,学界在新时代要着重解决好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哪些方面存在高度契合性;二是在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基本方案和思想理论;三是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与繁荣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关系,处理好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