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2023年06月29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9日第2680期 作者:林昌华

  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基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以及连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枢纽,只有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畅通和安全稳定,才能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保障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之间有效贯通。同时,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持续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可以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把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形态加速向区域化、多元化趋势转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迫切性更加突出。尤其是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效应对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重大产业科技等重要产业领域面临的一系列“卡脖子”问题,确保实现自主可控,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未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重要体现。以实现自主可控为目标,打造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链,能够适应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化解产业风险,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切实提升产业循环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保障各个产业领域的串联环节顺畅稳定运行和无缝衔接。因此,只有坚持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才能为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着力。首先,以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一是把握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趋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挥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治理效能,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资源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分工协同和工业与要素体系的有效对接。二是依托数字经济发展促进“补链”“强链”,将生产要素资源优势与信息化、数字化应用拓展紧密结合,发挥数字产业化对我国传统产业的“长板带短板”作用。在产业迭代升级中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与韧性。以信息化和数字化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其次,优化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健康发展。一是不断巩固我国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区域布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在国内有序转移衔接,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健康发展。二是立足我国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健全完善符合国家发展实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强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提升制造业的现代化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全面提高防范和抗击风险尤其是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波动的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和产业安全。三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补齐我国高端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进系统化思考、系统化谋划、系统化设计和系统化攻关。解决重要产业发展中一些技术和关键生产环节的制约瓶颈,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问题,培育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骨干龙头大企业与跟随型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形成软硬结合、融通聚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最后,内外联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一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抓住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发生深刻调整、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急于寻求安全稳定的投资市场和发展空间的机遇,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海外高端产业和优势资源进入中国。二是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我国供应链安全保障的规则、规制和标准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打造我国先进制造业和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研发链外商投资高地。三是坚持内外并举,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同时,切实保障关键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自主可控。通过学习借鉴、研发创新,增加本土化技术储备,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中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和水平。拓展我国上下游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对全球先进制造业体系中产业链供应链的辐射能力,为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综合协调处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