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种教育形式,它能够利用隐性教育方式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课有着特殊的情感和兴趣,长期以来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先进事迹层出不穷,专业领域的典型案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往往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年来,“课程思政”概念及教学理念提出后,高等学校着力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了协同育人效应,取得了可喜成果,打造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造就了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成了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但是,也有个别高校的专业课程思政虽然看似五花八门,搞得轰轰烈烈,实则形式主义严重,偏离了“课程思政”的目标方向,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因此,明确课程思政的定位、澄清课程思政的任务、理清课程思政的内容、创新课程思政的方法,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各专业开设的公共课、专业课分工协作,共同服务于这一目标。然而,不同门类课程肩负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任务是不同的。专业课是高等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关于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不能单纯地用“课程思政”代替“思政课程”。如果过度强调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不仅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且会冲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高校应明确专业课程思政的定位,根据专业课程性质合理下达课程思政任务,引导专业课程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教师也应在系统讲授课程基本理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挖掘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练就扎实的本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从高校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专业课程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互补,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政教育结合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适时渗透、巧妙融入。因此,专业课教师应处理好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在课前运筹帷幄上下功夫,找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契合点,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在系统组织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人文情怀等有机融入课堂;运用本专业领域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情感,结合课程特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专业课程思政具有渗透性、潜隐性等特征,考验的是教师教学方法、技巧和艺术等基本功。目前,有些高校专业课教师明确向学生公布课程思政的内容,有的甚至直接提醒学生下面进入课程思政环节,这与课程思政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要处理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与艺术,做到在课堂上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此外,专业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既用深厚的学术底蕴影响学生,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
总之,专业课程思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的功能与作用,认清教育目标,厘清课程内在逻辑,创新教学方法,才不会让课程思政偏离应有方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高校专业课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定位,强化课程思政主体意识,找准课程思政的融入角度,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以崇高的职业理想、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高尚的人格魅力、宽广的学术视野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作者系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