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学术调查研究走心走深走实
2023年06月20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0日第2675期 作者:记者 孙美娟 段丹洁 冉欣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出了示范表率。新时代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正是我们党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才确保了改革发展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本期“强国复兴大家谈”专栏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主任赵联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风笑天,深入解读推动新时代调查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任务,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作风,履行好“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担当。 

  调查研究彰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社会科学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更是我们党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了示范表率。 

  赵联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赴全国多地视察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例如,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考察,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殷切期望,要求广东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试验区。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并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明确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不断探索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有效办法,把党中央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和工作成效上,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这些只是习近平总书记众多调研工作中的很小一部分。调研指向的重大问题关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明确传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的人民情怀和务实的战略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报》: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要求,注重调查研究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对哲学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有着怎样的启示? 

  张琦: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主题,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一系列符合人民根本利益、顺应时代前进方向、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学术调研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一方面,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必须“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而言,调查研究首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目标,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进而拓展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探索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新路径。

  另一方面,调查研究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经济、社会、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回答好中国问题,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实事求是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此外,调查研究要重实效、讲方法。学术调查研究的实效性和方法论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和价值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因此,开展好学术调研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充分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只有调查研究精准深入,才能有效掌握现实社会发展规律,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用性,真正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智力支持。 

  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重在具体查摆哲学社会科学界目前存在的问题,辩证地看待当下学术调研的现状,进而提高学术调研质量。 

  张琦: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调查研究越来越注重调研成果的实效性和调研方法的科学性。从制度层面来讲,良好的制度体系保障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调查研究的有序开展,严格的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有效地杜绝了调查研究的弄虚作假、脱离实际等弊端,提高了调查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从技术层面来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进步,越来越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应用于调查研究,为高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提供了更多便捷性和可能性。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调查研究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从调查研究的各环节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问题导向的价值意识不鲜明,调研过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不强,调研成果的反馈和应用不足。同时,受个人思想观念、利益诉求、能力水平以及外部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调查研究存在“只调不研”“研而不用”“以偏概全”“只关注表面、不探究本质”等形式主义倾向。例如,在调查实践过程中,过度追求形式而漠视科学调研的本质和方法,导致研究目的不够明确、研究方法不够科学、对象选择不够合理等问题;在研究分析过程中,过度关注表层信息而忽视关键信息的内在联系和深层含义,缺乏科学理论支持,或对西方理论不加甄别地“拿来主义”照抄照搬,试图解释中国丰富实践的做法,最终影响了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风笑天: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状况既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也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方面,研究者越来越重视调查研究,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也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国内系统、大规模、连续的抽样调查不断发展和成熟。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简称CSS)、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简称CGSS)、北京大学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简称CFPS)等,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质量较高的原始数据,推动了每年利用这些数据发表的论文逐渐增多,这是可喜的现象。

  另一方面,当下哲学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出现的问题也是具体的。首先,对于调查方法的使用不够科学规范,特别是在调查抽样、概念测量、问卷设计、实地访问等关键环节,容易出现各种偏差。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分析,常常忽视这些偏差及其对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影响,从而导致调查研究的效果和作用不佳,甚至造成了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偏误。其次,对于调查研究的作用、实施、效果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针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等现象的批评,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应深化这一认识:不是只要进行调查了,得出的结果就反映了现实,我们必然就有了发言权;而是只有做好科学、规范的调查,我们才有可能得出反映客观现实的结果。同时,具体到调研方法的局限性、现实社会的复杂性以及调查的可行性等认知,必须全身心投入,以脚踏实地的态度面对调查的各个环节要素,以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调查中的困难,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得出有针对性的真实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哲学社会科学面对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要看得远、挖得深、求得真。深入社会现场,方能解决真问题。“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加强调查研究,就是坚持深入社会大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大熔炉里经磨炼、受锻炼,把握中国发展大势,了解一线社会实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的重大难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学理回答。在当代中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中国实践,“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领域众多,为什么有的调查研究能出重磅成果,有的却不行?导致这个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赵联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调查研究在我国日益流行。21世纪以来,大型社会调查不断增多,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毋庸讳言,一部分调查数据在学界、政府和民间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有的数据成果则无人问津,甚至为人诟病。其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首先,调查主题的科学性选择影响了能否产生创新成果。所谓的重磅成果,要么是回应了大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力;要么是回应了学术界关心的理论问题,推进了学术研究发展。前者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CMDS),从2009年开始,每年一次,该调查结果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后者的典型代表则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主持的多项调查,这些调查都设立了不同的学术主题,调查结果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学术研究数据。这说明,只有扎实强化调查研究蕴含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创造性价值和方法论,调研成果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最终为推进重大基础理论创新、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矛盾提供有效的学理支撑。

  其次,调查成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影响了研究者的使用选择。调查研究尤其是组织大型调查研究项目,是工作量巨大的系统工程,调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调查研究数据质量的重要保障,不可或缺。从现实看,一些调查研究无论是在问卷设计,还是抽样设计,乃至调查的组织实施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调查数据质量较低,可信度不高,调查结果的效力不能得到认可,最终无人愿意使用。可见,提升调查研究的成果质量意义重大。

  再次,后期成果宣传推广的有效性不足。作为系统工程的调查研究,不仅包括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结果分析,还包括调查的后期推广。数据在使用中才能获得生命,否则,花费巨大经费和精力的后期成果宣传推广不足,再好的调查数据也没有人使用,其价值也几乎为零。因此,如何让公众(包括学者和大众)了解数据并进一步使用数据值得高度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过度关注个案研究的典型性,忽视典型的个案局限性问题,应如何提升调研成果质量? 

  风笑天:个案研究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并提炼个案的典型性,是在牺牲研究对象的数量、缩小研究者观察范围的前提下,努力克服个案的特殊性,以尽量反映更多社会场景的一种研究策略。选择典型个案无疑是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方法,往往包含着一个潜在的假定,即典型个案对同一类型的个案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用定量研究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典型个案代表了某一类对象的典型值。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典型性理解为在某一特定维度上的均值、中值或者众值。通俗地说,这种典型性常常意味着某一类对象的平均水平。

  然而,关注个案的典型性、选择典型个案进行研究的方法,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所谓典型性,其判定主要依据的是研究者的主观分析,实际上很难把握。另外,由于不同个案所具有的典型性往往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变量上,即有的个案可能在甲变量上符合典型性标准,但在乙变量上并不典型;而有的个案则可能在乙变量上符合标准,但在甲变量或者丙变量上非常特殊。现实中,往往不存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典型性的个案。因此,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在社会研究特别是调查研究领域中,并不存在一把可以用来研究各种不同现象、回答各种不同问题的“万能钥匙”。那么,关注“个案的力量”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特定视角和途径,同时“走出个案”要以适合回答研究问题为标准,探索提高个案研究结果的推广性方法与途径,二者对提升调研成果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扎实推进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调查研究“五字诀”,对做好学术调研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是什么? 

  赵联飞: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开篇之作《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一文,就明确提出了“深、实、细、准、效”这个“五字诀”。短短三百字,要言不烦,有的放矢地将调查研究的特点和方法论说深说透。这“五字诀”同样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工作的内在要求。

  从研究方法来看,“五字诀”具有深刻的高质量内涵。现代的调查研究方法经历了两百余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者广泛地吸收了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和技术体系,这是调查研究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和体现。在调查研究中,测量是联结理论和经验的核心环节,西方学者称其为社会科学的“阿喀琉斯之踵”,我们按中国的习惯说法可称其为“软肋”,说明测量是影响调查成败的关键环节。要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深刻认知,得出真实合理且符合实际的逻辑结论或因果解释,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测量。从理论上说,高质量的测量必须具备足够好的效度和信度。

  从实践层面来看,“五字诀”提出调研的精度要求。“深”“实”“细”都是讲如何提高调研的效度和信度,比如说,深入基层实际上是获取第一手资料、避免信息在层层转递过程中损耗和失真的好方法。轻车简从一方面可以把有限的调研时间充分用到调研本身,另一方面有效减少了与调查无关的各种因素影响,以防止蜻蜓点水式、盆景式的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则涉及调查研究中的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防止调研的信息受到单个被调查者个人特质和利益立场的影响。至于“准”字原则,则涉及调查研究中的分析问题,体现为详析模式。只有通过可靠的数据收集和深入分析,才能获取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由此解决方案或政策形成才可能达成真实“效”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开展调查研究时做到、做好这“五字诀”的关键是什么? 

  赵联飞:一是要端正学风。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把理论置于至高无上、绝对正确的位置,就会陷入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泥潭。正确处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根本性问题。遵守“从实求知”是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调查研究必须把握实事求是这一重大原则。因此,在调查研究中愿不愿、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二是要不断提高研究方法素养。无论是调查还是分析,掌握丰富的调查研究方法和知识,能够在技术层面保证调查研究的开展符合科学原则。因此,不断地学习新方法、新知识,提高研究者自身的方法素养,是做到、做好“五字诀”的内在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时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失去了科学判断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应怎样更好地推进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 

  风笑天: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把准研究方法提供了根本遵循。各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总目标主要是弄清楚“是什么”和解释“为什么”。由此,可以将社会科学研究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回答现实“是什么”为主要目的的描述性研究,另一类是以回答现实“为什么”会如此为主要目的的解释性研究。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与时俱进推进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应聚焦在这两类研究上,特别是要重视描述性研究。这是因为这类研究的结果无论是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变化的真实状况,还是对于各级政府决策部门的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或对于众多深入研究现象之间关系、解释社会现状的理论性研究来说,都具有基础性作用。

  研究者在得出社会现实“是什么”的同时,往往会对这种现实给出自己的解释,以说明现实“为什么”会如此。这种情况很普遍,但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描述性调查研究时,研究者的重点应该放在尽可能准确、全面地弄清楚现实“是什么”上,对调查研究结果给出各种理论解释应处在相对次要的位置。这是因为,此时提出的任何理论解释,只是基于目前调查结果和经验描述抽象出的“尝试性的”“有待检验的”解释,并非确定无疑的、经过确认的解释。特别是,没弄清楚现实“是什么”,后面关于“为什么”的所有解释也都失去了意义。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抓落实同样需要调查研究。只有首先弄清楚现实状况“是什么”,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实“为什么”会如此,也才有可能正确地制定政策去干预现实。我们的调查研究就是要通过察实情、获真知、收实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强大动能和势能,发挥更好的、更大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在调查研究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做好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作风,更好地发挥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张琦: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而且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扬人民至上、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

  一要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开展调查研究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具体而言,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责任意识,重点把握时代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调研成果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

  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把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切实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实做细,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规律,从而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现实基础和支撑。在思想上要认识到,调查研究“兴”在质量而非数量,不能以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的数量论成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注重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严格把控调查研究的各个环节,确保调研成果的信息真实、方法科学、结论准确。

  三要发扬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关键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调研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研究方法和思路,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要勇于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调研能力,与时俱进更新研究思路和理论视角,在高质量调查研究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此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应增强调查研究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调研中增进学术交流、凝聚集体智慧。

  四要发挥咨政建言的专家功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在调研成果反馈与创新应用上下功夫,积极推动调研成果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让调研成果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为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赵联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也是推动科学决策的参与者。推动新时代学术调查研究走心走深走实,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深刻洞察历史发展大势,发挥好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当下的实证社会科学研究,研究者要恪守知识分子的学术良知和志业操守,紧密结合时代,直面真问题,才能做出真学问和好学问。思想为时代而兴,理论为国家而强。在党领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理论与实践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必然要求调查研究直面现实,服务现实,建言献策求真务实,重在让“谋划”服务“规划”、“对策”融入“决策”,更好发挥咨政服务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肩负历史使命,以强烈真挚的家国情怀投入时代发展的洪流,实现学术报国之志。

  另一方面,要珍视时代提供的研究机遇,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调查研究是总体性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机遇对加强和改进学术调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没有格局、不够超脱、缺少情怀,很难取得重大成就。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动荡变革呈现新特点与新趋势,开新局之中蕴含诉求与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科研工作者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牢牢把握住这样的研究机遇,不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夯实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从而为人类发展作出中国的独特贡献。高质量开展广泛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于推动党和人民的学术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