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理论创新史上独树一帜
2023年06月15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15日总第2672期 作者:查尔斯·奥努奈居(Charles Onunaiju)/文 白乐/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理论探索后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中国人民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它锻造了一个先进的治国理政理论框架,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未来铺平道路,也为新时代处于变革中的世界带来全球性机遇。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一项宏大的长期性事业。

  中共理论探索和理念创新的结果

  理论探索和理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追求。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善于借鉴经验,从科学分析中提取大胆新颖的理论结论,从而精准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及其演进规律。摸索新的理论范式或框架不仅仅是思想层面的演化推理,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升华,更是一项以阐发出深刻洞察力为目标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充满曲折的思维练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一种正确、科学的视角。这意味着要遵循中国共产党历来讲求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重要原则,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在新时代不仅需要能够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前进的领路人,也需要一套明确的思想体系对当前面临的紧要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阐述。尤其是当前的国际形势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共产党必须应对十分严峻的外部环境。

  任何时代都面临着巨大挑战,道路都充满着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充满着机遇。为了照亮前进的道路,勇敢地应对不确定性并抓住时代的机遇,需要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传统为基础,密切关注现实状况并在具体社会条件下进行思考的清晰而具有远见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可以为这一思想体系提供广阔的路径,但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和环境背景下并不断更新、激活,最后变为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实际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即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刻应运而生、顺势而成。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基本认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出了一套全新的纲领性指导思想。善于自我评估,勇于自我监督,始终自我革命的清醒和自觉,造就了这一思想体系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其内在的活力和动力来源于对国家大政方针和长远战略明确而大胆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内在的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深邃思考转化为外部超乎常人的冷静理智,为人民服务和为党奉献定义了他的人生轨迹。长期以来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忠诚、在陕北农村的插队经历所培养的亲和力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经受的个人磨炼,使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转折时期脱颖而出。坚定的信念、清晰的思路、干净朴素的个人形象、睿智深刻的思考力和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熟练掌握,都赋予了习近平作为一位国家最高领导人独特的品格素质。这种品格素质注定他会成为使中共重新焕发生机的核心领袖。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这样一个重要认识:“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他进一步以敏锐的洞察力阐明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使改革开放成为一个丰富而全面的革命事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开辟改革开放新局面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来自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的调查研究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改革开放成为一个丰富而全面的革命事业,它在全中国范围内构建了史上最广泛的改革开放共识,并描绘了一份通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愿景的路线图。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新篇章。

  贯穿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一个规律是:任何政策方针的顺利实施及既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都似乎遵循着某些历史的必然逻辑。事实上,这一“必然性”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对每一项国家级重大任务的内涵外延、现实意义、历史背景与未来前景的深刻洞悉及践行任务的持续努力。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保持自我警觉的意识相契合,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赋予的内在品格。长期不懈的辛勤耕耘使得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成果之一:为消除全球贫困作出不可思议的贡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地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内在活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这一治党模式是一种“革命洗礼”。它不仅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内在活力并使其永葆生机,而且激发了其致力于实现国家发展关键里程碑目标的能力。

  随着中共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对一个代表最广泛人民利益的党而言,对任何特殊利益的膨胀都是无法容忍的。

  面对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和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通过强有力的正风肃纪措施让党内政治生态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在两个重要的党内纪律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根除腐败毒瘤的坚定决心赢得了民众的认可,也赢得了世界的赞许,一个强力反腐的中国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形象的提升。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所述:“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为新兴经济体结构性制约提供新颖见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一些新兴经济体共同面临的结构性制约提供了重要的观察视角和新颖见解。基于对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再平衡等经济发展阶段性的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常态”总结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有力的经济新政策应对,展现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深刻认知。

  2020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标志着党在经济发展的理论范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此次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的经济发展理论范式要求畅通循环,打通堵点,以消除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内部和相互之间的障碍以适应国内和国际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在这一新范式的指导下,中国将科技创新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视为畅通国内循环的一大关键。

  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把握了未来中国发展与世界走向趋势的关键,它将照亮中国在新时代的现代化崛起之路以及全球治理改革进程。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具体表达和落实。提出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这与习近平主席坚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密不可分。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人文交流等一系列举措,“一带一路”寻找同各方利益的契合点和发展最大公约数,极大地增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表达了与世界其他政党通过进行更多文明对话交流以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增进彼此战略互信的真诚愿望。纵然中国共产党无法为所有的全球发展困境提供最终答案,但它无疑可以为人类拨开未来迷雾、共同守护地球家园,通往一个更繁荣和谐的未来之门提供不可或缺的“灵感之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人类前进的集体行动中,非洲也应与中国一道同心协力,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作者系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