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3年06月13日 09: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13日第2670期 作者:班晓悦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近期在全国出版发行。《读本》的出版,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问题和路径,为守好“三农”基本盘贡献学术力量,是学界义不容辞的使命。

  确保粮食安全 

  农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如此增产丰收的大好局面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粮食安全问题掉以轻心,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4687万吨(293.74亿斤),约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21%。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表示,就总的食物需求来说,即便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我国对国际市场还存在相当大程度的依赖。总体来看,我国稻谷、小麦在正常条件下供过于求,不仅库存比较充裕,而且还经常以库存的小麦和稻谷去弥补饲料缺口,体现出口粮绝对安全。而油料、糖料、饲料则明显供不应求,必须通过进口来弥补。在农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加快科技进步,逐步降低油料、糖料、饲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认真应对的问题。

  谈及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具体措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杜鹰建议,一是切实保护耕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二是努力打好“种业翻身仗”,从净化种业市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入手,进一步明确生物育种产业化这一主攻方向,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科研创新平台;三是用现代机械、信息、生物、环保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四是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社会化分工的农业服务体系,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

  强化科技支撑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加快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10年来提高了7个百分点,超过6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迈进了世界第一方阵,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全球20%的人口,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在资源有限、超大规模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刻不容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建议,政府应支持农业科研,尤其是提高土地单产的农业科研,同时也要注重农业科技推广,完善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所需的灌溉等基础设施,让农民了解并有能力运用相关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耕地科技创新总首席科学家周卫提出,我国耕地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在于以耕地保护与利用为核心,开展耕地监测、耕地改良、耕地培肥、耕地利用创新研究,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清华三农论坛2023”上,专家学者们为守好“三农”基本盘建言献策,正如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杨斌所言,建设农业强国任重道远,需要聚智聚力,坚持不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表示,产业兴旺,要瞄准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谈及如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杜鹰建议,一是要调整优化布局,由以市场为导向的加工业布局,转向以产地为导向的加工业布局。二是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攻克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三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四是以加工需求为导向,引导基地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从整体上改造农业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这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2022年,我国产业带农效果明显,每个脱贫县都培育了2—3个特色主导产业。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把‘土特产’这三个字琢磨透”,张红宇表示,这些产业都是“小产业”,但对当地脱贫攻坚来讲却是实实在在的“大产业”。

  在杜鹰看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既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动力,也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必要条件。为此,需要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束缚,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张红宇提出,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为突破口,活跃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前提。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