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特质
2023年06月09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9日第2668期 作者:袁祖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譬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以政为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信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我们应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述,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具体而深刻的分析和全面而科学的概括,是担当文化建设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向全球化时代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变革实践,始终坚持以时代精神引领文化传统的变革,在返本开新的意义上提升、引领人类文明性生存新境界。其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包含着积极形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的全部要素与核心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实践和文明新形态的返本开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与生俱来的强大的涵化力。其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和确立,离不开对现代社会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与辩证扬弃。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品格”。其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关注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公共性福祉,强调不同形态文明之间的平等与交流互鉴,因而是一种具有较大张力性的文明,有助于克服西方文明中心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的偏狭与弊端,保障各民族的文明权益。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创造实践,是一种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具的伟大事业,其核心与实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这一特质的坚定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背景下,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让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作为中华文化之根与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性活力,形成世界影响力和感召力。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