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容建设促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2023年05月30日 10: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30日第2660期 作者:池溢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下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出版业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出版的核心在内容,出版融合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出版内容同新兴出版产业和产品的交融。我们应深刻领会内容建设对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内容建设促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是重中之重。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版业首先要充分发挥内容资源优势和编辑把关优势,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为优质内容资源的创作生产营造结构优化、机制顺畅、要素齐备的行业环境。通过加大对原创优质内容建设的投入,催生出更多彰显时代精神风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出版融合发展项目资源。出版深度融合是实现跨界和跨产业的大融合,出版业应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通过版权合作、联名共建等方式,整合集约优质内容资源,建设以共享为目的的出版融合发展资源库。采用对资源库多角度开发、多产品呈现、多媒介推送的运作模式,衍生出新的内容资源,从而丰富扩大优质内容的供给。

  在保证优质内容供给的同时,亟须对内容的呈现和传播方式进行创新。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出版业创设了崭新的环境,引发了行业舆论生态、文化业态、传播形态的深刻变革,受众对出版内容及形态的需求向差异化、小众化、群体化的趋势发展。为此,出版业应走近读者,熟悉受众,强化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内容建设中,不仅要追求优质的产品内容呈现和服务,在实时互动中发现读者、在服务中引导和吸引读者,还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受众阅读偏好和对出版产品内容的个性化需求,精准匹配适合网络传播的数字出版产品及服务。当前,传统的出版销售观念、销售方式、销售渠道,已无法有效满足数字时代读者在不同场景中对内容资源和获取方式的差异化需求,因此,亟须大力探索和推广全媒体运营模式。通过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进行多媒体协同运营,借力社交网络、即时通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渠道,切实提高出版内容的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

  实施精品战略也是内容建设的一大抓手。出版业应加强内容精品建设项目的遴选培育工作。一方面,通过出版内容发布投送平台、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出版服务云平台和出版资源数据库等,集约优质内容资源,聚合培育精品项目。另一方面,以打造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将重点工程项目作为精品建设的主攻方向,深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数据库项目和文献项目,如“新时代 新经典——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数字图书专栏”、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古籍资源专题数据库等,打造内容质量上乘的精品体系。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对内容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内容建设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出版业应借此契机,积极探索和推进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实现内容生产模式的升级、内容呈现及传播方式的创新,更好发挥内容资源优势在舆论引导、思想传播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在数字时代,内容建设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编辑出版,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生产适合读者的多媒体数字出版产品,并借助新型传播手段和平台,以全媒体运营推广为读者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系列活动。内容建设需要技术、人才、政策、体制、机制等配套支持,而内容建设也将带动相关领域的变革与发展,促进整个出版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深耕内容建设,优化内容资源,将出版内容优势转化为融合发展优势,出版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者单位: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