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导向贯穿社会科学研究全过程
2023年05月23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3日第2655期 作者:高建生

  鲜明的问题导向,是社会科学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和怎样研究的核心要旨,也为新时代深入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都是立足于问题导向的“基石”之上,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与学理支持。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远离社会关切的“口号式”空谈、重复阐释的“经院式”论证、与实际问题无所关联的“泛泛式”说教、缺乏实证数据的“主观式”判断、先下结论后拼凑论据的“臆想式”解读等,使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课题、研究内容甚至研究话语都与社会现实、实际问题相距甚远,使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甚至还引发了社会的诟病。

  出现这样的情况,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分析。一是研究与实际脱节。远离现实与真实的问题,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苦思冥想和网络的东拼西凑上,往往使研究陷入闭门造车、主观臆想的陷阱。二是研究与功利捆绑。以论文发表为“王道”、评奖获奖为“出路”,以拿到课题为旨趣、评聘职称为“信仰”类的研究思路,必然导致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生造词语、自我欣赏。三是研究与评价机制错位。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以刊评文”“以刊代评”“以人评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外在轻内涵的研究倾向,不利于形成从发现问题出发,以研究与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正确导向。

  怎样避免上述问题呢?这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应真正置于对实际问题的发现、分析、研究和给出解决思路的基点之上,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社会科学研究始终。

  一方面,以发现和正视问题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要勇于和善于发现问题,能够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在历史经验教训的比较借鉴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存在的问题中捕捉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的原点。同时,要秉持正视问题的自觉与习惯。既应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对待可能出现的反对意见、舆论态度,坚持独立思考,也应防止人为绕开真实问题,通过概念演绎、自说自话地“制造问题”的误区。

  另一方面,以解析和研究问题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要力戒四种倾向。一是空泛化、标签化阐释,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以抽象对抽象的论证。二是教条化和实用化倾向。缺乏深入调研基础上的说教和论证,只能使研究结论远离事实。三是跟风式、附和式阐释。人云亦云基础上的研究,不仅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而且很可能损毁社会科学研究的声誉。四是简单型、主观型倾向。急功近利、轻视实证、妄下结论,是这种倾向的突出特征。

  总之,强化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直面实践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彰显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还有利于社会科学工作者科学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激发其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创新思考的研究活力,不断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产生更多服务于社会实践的新成果、新效益。坚持问题导向本质上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问题。问题意识的存否与强弱,既是理念问题,也是能力问题。所以,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增强担当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紧随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上把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定位与取向,这样才能将家国情怀与学术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激发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体意识和担当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本领,在发现、正视、分析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让问题导向贯穿社会科学研究全过程,如此才能在化解理论与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山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教授,山西省委党校原副校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