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不能仅停留在记住一些概念和提法”。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本质要求,为我们开展生动学习,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科学理论是实践的产物。当今时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巨大的实践伟力,原因就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不是教条式、本本式的,而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都是生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结晶。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精髓。“六个必须坚持”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着眼实践的发展变化、推进“两个结合”的产物,也为未来继续生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而理论要指导实践,必须要掌握群众。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自觉性的激发,既是自我觉醒的过程,更是科学理论武装的过程。但理论不能自动地“掌握群众”,群众也不能自发地掌握真理,只有将学习理解作为中间环节,才能增进群众对理论的认同与理解。因此,深化理论武装工作,应充分考虑群众实际,开展面向实践的生动具体的学习。人民群众最讲求生动,最看重实效,最反感“装潢门面”式的学习,最厌恶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和宣讲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精心组织、多方动员,着力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以鲜活语言讲理论,以形象故事讲道理,以身边例子讲变化,不断创新学习的载体与方式,提升了人民群众学习的生动性,实现了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学习是一种源自实践的习得性行为。实践出真知,实践的生动性决定了学习的生动性。首先,在学习的生动过程中领悟理论真谛。学习是一个不断由感性认识螺旋式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生动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不断联系实际、逐步走向实践的过程。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植根于中华大地,挺立于世界和时代潮头,观照当代社会实践,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透着实践“温度”、带着“泥土芬芳”的为人民所需要的理论。其次,在融会贯通中把握思想体系的整体性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生动学习必然是一种充满着实践探索精神的学习,它不排斥科学的理性逻辑学习,但反对那些以提出一些概念、观点来割裂思想体系整体性的作为。开展生动学习,就是要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整体性把握,对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进行一体化理解。最后,学习要直面问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的集中体现,也是评判学习生动性的重要标准。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唯有置身其中,始终保持高度自觉的生动学习,才能探究实践背后的“事”“理”“道”之间的内在统一,把握生动性的本质。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讲好新时代故事的有效表达研究”(21SZK12843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