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导向、产业附加值高、要素配置高效、生产方式升级等方面。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时代内涵出发,“产业基础”“产业链”“产业集群”“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等成为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一是筑牢实体产业基础。完善包括数据要素在内的各类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营造实体经济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的市场环境,加强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从而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施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再造,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升级。二是加强链主企业引领。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识别潜在链主企业,配套相关发展要素保障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链主企业环境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链主企业为核心,逐链梳理产业链拓展的可能项目,实施专项项目建设计划及项目清单管理,支持链主企业通过投资、合资、交易等多种方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加快形成重点支柱产业链。三是提高全产业链质量。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阶段性实施强链专项项目,支持链主企业向现有主营业务关联度较高环节拓展布局;整合产业链集聚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加强“链长制”下技术协同创新;加强新兴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拓面,壮大新兴产业业态;发挥产业协作机制作用,保证产业链对外配套,促进“一带一路”中产业链合作互补,提升产业链开放合作水平。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式发展。一是加强新兴技术研发。构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容错试错机制,对标国际科技前沿和行业先进水平,大力推动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产业共性技术,协同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多方力量创新联动,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主体互动机制,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知识共享和成果转化。二是强化新兴主体培育。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环境,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搭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落实企业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减税降费政策,降低重点生产领域基础生产要素成本和公共服务价格,减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负担;建立与产业适配的生产要素保障体系,强化科技成果市场化收益回报激励,同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三是做强新兴产业集群。明确产业集群定位并重点发展主导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引领型、市场主导型产业链链主企业,构筑深度嵌入产业集群的重点产业园区、区域创新网络和公共服务体系;拓展产业集群内部技术转移,提高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共享水平,赋能产业集群的关键或薄弱环节,完善产业集群内部互促融合机制等。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创新发展体系。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先进制造业价值链增值环节,有利于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深化现代金融创新在建设现代化服务体系中具有关键作用。一是依循“定向降准”政策导向,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等政策作用。二是切实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增长促发展作用,同时拓展证券、股权等多种方式的直接融资渠道,规范民间资本合法有序融入实体经济领域。三是探索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机制,完善多种融资渠道协调互补的投融资体系。另一方面,生活性服务业是处于价值链末端环节的服务活动,其转型升级能够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一是有效优化供给结构,加快构建购物中心等消费载体,提升新兴服务业态占比,创新线上线下多种业态融合服务形式,探索“在线服务”等数字消费模式,提高服务供给对需求升级的适配性。二是完善产业制度环境。规范行业标准体系,创新监管理念与方式,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三是确保支持政策落地。落实生活性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精准优化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政策,激活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活力。
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一是筑牢数字经济引擎。建立健全新兴技术标准体系和新兴产业制造标准,提速传统标准升级迭代和国际标准转化应用。同时,加快布局5G网络、物联网和光纤扩容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实施智能制造态势下的数据驱动创新,提高数字赋能产业基础能力。二是赋能产业体系再造。加快构建水平先进且安全可控的数字化产业体系,逐步推进数字化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嵌入融合;贯彻“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战略,实施服务业数字化赋能行动,鼓励先进制造业延展产业链,催生智能化生产服务和现代商业模式;落实“四减一造两提升”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稳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成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等。三是强化数字人才储备。通过全职招聘、柔性引进、项目合作、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形式,拓展人才引进渠道;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职业教育新形式,高质量开展数字人才培训工作;探索职称自主评价、股权激励等激励形式,鼓励数字技术和实体产业之间人才合作,提升复合人才比例;注重人才流动和人才交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