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呼唤外语教育的时代担当
2023年03月28日 10: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8日第2619期 作者:王文斌

  人类文明既具多样性又具一体性,前者缘于文明的多源,后者催生于人类因共处同一星球而需要文明交流互鉴,和而不同,不同而和。需关切的是,文明源头不同必然衍生语言的不同,“外语”就是不同语言的代名词。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呼吁外语教育的时代担当。语达则心通,心通则情融,情融则志同,志同则力聚,力聚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则畅。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文明交流互鉴尤为重要,外语教育更需大显身手,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舞台上展现更多风采。然而,我国外语教育能否为文明交流互鉴培育更高水平的外语人才,能否勇担使命开新局,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明需要交流互鉴,传递信息,实现共存、共情、共益。然而,文明交流互鉴须有语言媒质为前提。没有语言的桥接,文明交流互鉴势必陷入一厢情愿之境;没有语言的舟车作用,文明交流互鉴势必寸步难行;没有语言的支撑,文明交流互鉴势必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文明交流互鉴给外语教育既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已为我国的国际化和外语的普及化作出突出贡献,但离当今文明交流互鉴的要求和期待尚有较大距离,仍难以完全胜任时代赋予的使命,需引起高度关切。外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一是有“教”欠“育”。时下的外语教育大多停滞于听、说、读、写、译、视等基本技能的教学,尚未上升到以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己任的外语育人高度。二是甘当“装卸工”。长期以来,中国的外语教育大多是卸下国外理论和方法,装入中国语境,演他人脚本,说他人台词。三是对共性与个性认识不足。外语教育研究尚未真正把握中国人学外语与西方人学外语的共性与个性,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对共性思考有余,对个性思考不足,未能充分观照以表意文字的语言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与以表音文字的语言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具有的诸多个性化表现。四是外语教育学科地位不明。目前我国各学段有近3亿学生学外语,大中小学外语教师已达145万之多。作为一个如此庞大的群体所从事的外语学习和教育工作,外语教育学科却尚无明确定位,其专门性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怀。五是师资培训缺乏系统性。目前虽有各种师资培训,但政策的实施往往因地因时而异,培训内容也缺少一以贯之,因培训师而设课的现象较为普遍。诸如此类问题不一而足,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外语教育的发展,从而难以因应为文明交流互鉴服务的要求和期待。

  外语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如果你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语言与他交流,他会记在脑子里;如果你用他自己的语言与他交流,他会记在心里。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深化中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大批外语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有高质量的外语教育。针对上述五大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从五个方面破解。其一,促进外语教育“教”与“育”的融通。有教无育,止于教;有育无教,教尚可求;教止于技,育行于魂。当前,我们应着力培养既有扎实母语与外语功底,又具有家国情怀、善于文化包容、视野开阔的外语人才。其二,需以现实国情为依据,深入调研我国外语教育的教情和学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注重我国外语教育知识体系的自主创生,筑塑我国外语教育发展新格局。其三,探寻中国外语教育与外国外语教育的共性与个性,透视真问题,掌握属于中国自己的外语教育“核心技术”。其四,加强学科建设。外语教育是一个有机系统,而不是单凭“外语课程研究”“外语教学研究”或“外语教材研究”等某一维度就能覆盖外语教育全部。因此,应强化学科建设,实现各维度的协调推进、同频共振,彰显中国外语教育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其五,加强外语教师的系统性培训。纵使外语教育理论和方法有千种万种,没有优秀师资,一切理论和方法都会失效。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始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们需要将他们培养成为教育的卓越创新者、计划的高明实施者、教学的高超设计者、技术的有效开发者、资源的精湛整合者、数据的精妙分析者,使他们成为经师、能师和人师。

  当今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样,多样的文明需要交流互鉴,呼唤外语教育的时代担当。

  (本文系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服务文明互鉴的外语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ZDI145-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