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突破
2023年02月14日 09: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14日第2589期 作者:任保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因此,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必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实践和战略上的创新突破。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层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标志性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出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世界性是指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民族性是指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四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做出的全面概括。

  五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这就要求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大原则。

  六是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上。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模式,为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由此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突破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举措。完善分配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致力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第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突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这就要求在实践上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重大步伐。

  第三,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突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完备的制度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紧密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治理效能。

  第四,以并联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推进,而不是西方现代化的“串联式”推进。西方国家在两百多年时间里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次发展的串联式现代化。中国的“并联式”发展则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叠加和同步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第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创新突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如果说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属于经济基础层面的现代化,那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属于上层建筑层面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创新突破

  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战略支撑。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战略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创新动力。二是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施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科教兴国战略,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教育、科技和人才战略支持。三是人才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尊重人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四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体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实践和战略上的创新突破,并以这些创新突破为在新征程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进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系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