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有利于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推动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培育创新文化,对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来看,培育创新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谋划,协同推进。
培育创新文化,应大力推进创新教育。人的素质和能力在创新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创新型人才往往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特质,如敏感与敏锐的洞察力,好奇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自信心,百折不挠、持久不懈的毅力,以及敢于挑战权威、打破陈规的勇气与胆略等。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注重培育创新文化,全面推进创新教育。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从以往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智力与非智力并举,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宽口径创新人才。其次,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一是改进教学方式,从传统的仅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思想。三是完善考评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和方法,更好服务于学生创新素质提升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四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估、教师业务水平考核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
培育创新文化,应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首先,加快形成科学的体制机制。制度是触发创新实践的重要保障。应进一步健全人才保障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探索有效的创新容错机制,有效激发创新人员的动力。促使一切引领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其次,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鼓励创新的思想资源。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创新元素,比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都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深层密码。再次,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科普资源,加快科普设施建设,建立一支规模庞大的由科技工作者、科普专家和科普志愿者共同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科普工作队伍,努力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增强科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广大公民树立科学意识、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的良好氛围。最后,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对杰出创新人物的宣传力度。各类媒体应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报道,营造全社会以创新为己任的文化氛围,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形成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创新文化是引领和推动创新实践最为重要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环境。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培育创新文化已成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应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