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2022年12月08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8日总第2547期  作者:荆世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基本性质和本质要求,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式现代化以其人口规模巨大即“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而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彻底改变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前景。人口规模巨大既使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又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广阔舞台和强大动力,更使其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人才资源、强劲的发展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必须始终从国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价值取向;始终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牢牢占据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始终把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底线,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求把蛋糕做大做好,又要求把蛋糕切好分好。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既追求物的全面丰富,又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夯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正确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目标和要求。只有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才能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底色。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现实、未来的科学判断中得出的重大结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在与世界各国的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辩证统一中丰富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根源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表征,充分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推进世界现代化实践和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