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院校助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2022年08月09日 09: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9日第2466期 作者:石佑启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高校“提升话语体系创新能力,推进学术话语的大众传播,强化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外语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因其异域性、跨文化性的学科特征和丰富的外语人才资源,在中国早期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往往扮演着“先导者”和“引入者”的角色。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从“世界走近中国”到“中国走向世界”,外语院校亟须研判新形势、探索新路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研究阐释、翻译推介“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是以多元比较视角,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根据《行动计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这一总体思路为我们指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着力点。首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问题和中国实践作为学术话语构建的出发点。敢于从西方的既定理论中“跳脱”出来,扎根中国大地,在波澜壮阔的时代中发现“真问题”,构建“真理论”。其次,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经典作为重要的理论和思想源泉。既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助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吸纳借鉴多元文化精髓,丰富充实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最后,加快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针对人类社会面对的共同问题,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方案、新路径。

  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外语院校拥有大批精通外语、熟谙外国文学文化、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应更多扮演“外眼”和“外脑”的角色。一方面,拓展融通中外的学术视野。以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两大学科为抓手,加强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培养跨文化人才,在对多元文化的系统对比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另一方面,搭建中外文化对话、交流、互鉴的平台。加强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国际人士。在双向交流互动中,加快中国学术“走出去”步伐,推动形成具有马克思主义底色、契合民族文化底蕴、具有跨文化适应性和影响力的中国理论。

  二是以多科融合为路径,加强区域国别知识供给。全球区域与国别领域的知识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在教育部新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增设的一级学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区域国别专门知识的高度重视和紧迫需求。

  外语院校拥有开展区域国别学研究的先天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其多语种、多学科优势,推动区域国别学研究从“单维”走向“多维”,从“区域”走向“全球”。具体而言,以拥有传统优势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内核”,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为“外核”,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加快区域国别知识产出,推进中国特色智库建设,打造多语种数据库和案例库,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新型国际化人才,锻造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研究和服务品牌,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知识、资讯和人才储备。

  三是以多语种研译为重点,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巧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与话语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以“外”字见长的高校,外语院校在其中至少可发挥“两个转换”的作用。一是完成“语言上的转换”,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释。用多语种讲好中国理论,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发挥语言优势,打造学术外译精品项目,将更多“民族之美”变成“世界之美”,承担起向世界“宣传推介中国”的重任。二是完成“话语表达上的转换”,用具有国际通约性的表达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分众化、跨文化的传播规律,基于对不同民族宗教、地域文化习俗的熟悉了解,针对不同对象进行话语切换,用别人愿意听、听得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实现中国特色、国际表达的高度统一。同时,推动外语教育革新,着力培养既熟悉中国文化又具备跨文化视角、既熟练掌握外语又精通特定领域知识、既通晓国际规则又具有较强国际对话能力的新型国际化人才。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