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推进,融媒体、智媒体成为时代语境的重要表征,艺术媒介的跨界交融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涌现了一系列文艺新形态和文化产业(艺术产业)新业态,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在媒介融合深刻改变文艺形态、影响文艺生态的形势和语境下,媒介融合驱动艺术创新发展方向的问题日益凸显,眼花缭乱的艺术创新需要坚持和守护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它在什么意义上能为满足人民的多样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相统一而担当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当电影、电视、互联网艺术、数字化艺术等新的媒介不断进入大众日常生活,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以新的媒介融合表达新的感知经验、创造性思想与创新性思维。就媒介融合驱动艺术创新生成的诸多文艺新形态来看,人们对它的命名尚未达成共识。无论称之“网络艺术”“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还是“新媒介艺术”,都有着迥异于传统艺术形态的新的意味,笔者更倾向称之为“新媒介艺术”。就其创新性而言,媒介融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展示性,经由技术、艺术的交融碰撞,在结合故事叙事与空间场景塑造中形成令人难以忘却的沉浸式体验。技术理性在新媒介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究其根本,艺术作品打动人心、实现共情的力量是其思想内容的价值穿透力和情感表达力。信息文明时代,科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诉诸于以文化人的价值理念引导科技向善的变革创新,才能使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当代文艺要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者,贯道之器也。”无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还是技艺合一的再度生成,都无法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文化和中国文艺的发展道路。当前,Z世代的崛起、新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智媒体对艺术生成的有效参与,使得对新媒介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引导的问题愈益凸显,以人民性的价值导向引领艺术创新是时代的必然。文艺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人民并非空洞而抽象的符号,也不单单是大写的集合性名词,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文艺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知着人民的衣食冷暖和喜怒哀乐。原本就生发于人民之中,有着技术基因、市场基因、产业基因和全球视野的新媒介艺术,更要体现文艺的人民性追求。究其根本,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对新媒介艺术而言,艺术创新不仅要在逻辑框架上寻求创新与技术迭代,从而带来节奏、韵律上的美感,更要从叙事上体现情感慰藉和家国情怀,进而触及心灵深处的温软。唯此,艺术创新才不会沦为技术高视阔步的爬虫,才能以其感性的审美体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舞台艺术的形式演绎了《千里江山图》,通过入画舞蹈的视觉样式,实现了用舞蹈完成立意的舞台转化。在艺术创新中,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只此青绿》借助创意和技术的力量,创造了一个不背离技术逻辑又着意于情感诉求的新的叙事方式,从而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作品,为电视观众呈现了绚烂的视觉盛宴,令人印象深刻意犹未尽。
技术应用带来媒介融合,媒介融合驱动艺术创新,这对当代艺术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文明时代,技艺合一的再度生成,并非全然是艺术的福音,特别是人机合成的智能化艺术产品的前景还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当年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批判在数字化时代仍有余响,这使得以文艺的人民性引导艺术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与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术体系建构研究”(18ZD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