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业学学科体系应突出中国特色
2021年11月16日 07: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16日第2288期 作者:刘志阳

  长期以来,我国创业研究以西方创业管理范式为主导,侧重研究新事物的机会是如何被特定个体所发现或创造的过程。该范式源自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家精神实践,不能反映中国长久以来取得的商业文明发展成果,也无法指导中国新创企业积极参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创业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基于我国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学学科体系,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当代中国创业学学者的重要使命。

  当前,中国特色创业学学科建设面临两大主要问题。一是由于沿用西方创业理论、仿照西方思维定式,中国本土问题研究囿于企业创建的微观议题,缺乏对国家整体财富创造的系统关注,不仅容易丢失本土化特色,也容易贻误学科发展的契机。二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创业学学科发展存在议题多元化、方法碎片化、学科理论僵化老化等问题。发展中国特色创业学,迫切需要提升学科建设的自主能力,重构学科发展的指导逻辑,坚守学科创新的时代导向,增强学科融合的国际化水平。

  一是提升学科建设的自主能力。中国特色创业学不是西方创业经济理论的翻版,也不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附庸。提升学科建设的自主能力,必须形成自身特有的研究范式。首先,从研究对象看,中国特色创业学是聚焦基于财富创造的创建活动规律的研究,具体内容不仅包含西方创业学强调的个体财富创造,更涉及人类共同财富、国家财富、社会财富、绿色财富和家庭财富的创造和分配等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内容。其次,从研究领域和相关理论看,涉及制度创业、文化创业、技术创业、社会创业、绿色创业等具体领域,当前在深化上述命题的研究中正不断形成创业学的中国思想和流派。再次,从研究方法看,要将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统计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机融合,从学科交叉和各种新技术手段融合中充实和完善中国创业学的研究方法。最后,从研究组织看,要进一步强化创业学学科的学术组织和研究队伍建设。积极搭建创业学学科点和科研中心,推动本土创业学人才培养,在培育优秀人才和打造学科重镇的同时,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内涵。

  二是重构学科发展的指导逻辑。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学科必须植根于中国特定的情境,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要符合当下和未来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国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实践,是追求创新超越的商业精神和爱国奉献的民族精神紧密融合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创新创业实践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强调创业是财富创造的源泉之一,也追求财富创造和合理分配的有机统一。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提出了“引导企业家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员工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这一新要求。发展中国特色创业学,必须积极总结中国优秀传统商业文化,努力探索学科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和社会创新创业的基本路径。

  三是坚持学科创新的时代导向。中国特色创业学不仅要总结历史经验,更要立足当下,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关注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蕴含了中国科技、市场以及制度变革的重大机遇。如何全面分析这一变局带来的整体性挑战,系统总结各种变化背后的发展性规律,需要我们面向未来,用超前的眼光推动学科的创新构建。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勇于探索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创新创业实践过程,及时回应新创企业家成长的各种难题,为培养一大批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创企业贡献理论智慧,进一步体现学科服务发展的鲜明时代导向。

  四是增强学科融合的国际化水平。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和故步自封。虽然创业学最初为西方的“舶来品”,但在“去西方化”的同时,中国特色创业学学科建设也不应丧失国际视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要积极搭建国际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努力形成国际研究网络和研究者社群。一方面,要不断深化与国际创业学学者的沟通交流,广泛参与国际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创业学也要积极“走出去”,在讲好大国故事、创新创业企业故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中国特色创业学学科构建没有现成的教程可供借鉴。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积极破除思想束缚,才能构建并发展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学学科体系,进而推动我国创新创业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数字技术驱动的社会创业行为与过程管理研究”(20AGL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商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