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研究的三个新论域
2021年05月11日 10: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11日第2162期 作者:王冠中

  论域按其正式定义,是指一定场合(语境)中思考和议论所涉及对象的范围。党史研究论域,亦即在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时,按照一定标准或以一定理论视野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所产生的集合。传统党史研究,对这些集合的内涵界定,突出强调对党的历史行为过程的研究,优点是贯彻了“唯物的”和“历史的”原则;不足是对历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活动关注不够,党史研究既见“物”又见“人”的格局并未真正形成。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以大历史视野考察百年党史,不仅要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行为过程,还需将中国共产党看作一个由千百万党员组成的有血有肉的生命有机体,加强研究这一生命有机体的主体思维和情感过程,由此形成党史研究的一些新论域。

  加强党的重大观念、理念演化史研究。作为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形象,观念和理念对行动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重大观念和理念。加强对这些观念和理念发展演化过程的研究,一方面是深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把握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脉络、理解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述,观念是“移入人的头脑的”客观的“物质的东西”,探析其具体内涵的演化,是从观念史视角揭示现代中国社会变迁规律的重要路径。新时代加强党的重大观念、理念演化史研究,应重点把握如下方面:首先,对百年来影响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大观念、理念及其内涵,要进行发生学式的梳理和溯源。其次,要对导致观念、理念及其内涵嬗变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和作用机理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要揭示重大观念、理念所承载的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加强党的重要能力建设史研究。传统上,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是按照党史和党建两个学科分立的方式来展开的。从知识的积累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特性来看,自有其合理性。但过分强调两方面知识的个性,而忽视它们都需要围绕着中国共产党来展开这一最大的共性,势必会带来知识的碎片化等问题。从知识的整体性和研究所需的问题意识来看,党的建设学科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对党史的深入研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然开启的新历史起点,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国内矛盾,学界应提高时代站位,打破既有学科框架局限,以问题的破解和中国共产党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来开展党的重要能力建设史研究。具体而言,党的重要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党执掌政权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应对风险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化被动为主动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等方面。这些探索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具有镜鉴作用,需要从历史的视角系统研究。

  加强党员群体情感嬗变史研究。中国共产党这个生命体不仅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关注自身各方面能力建设,而且也有自己的情感。党组织情感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党员的群体情感。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伊始,就饱含着许多与生俱来的情感。常见的如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对“三座大山”剥削压迫的痛恶之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自豪感等。从情感史视域来探讨党组织和党员群体情感的嬗变,尤其是揭示这些情感及其嬗变所带来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规律,必将给党史研究带来许多新话题,由此形成党史研究的另一个新论域。加强党员群体情感嬗变史研究,需要把握如下几个要点:一是要深入研究党员群体情感嬗变与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二是要研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情感表达方式的嬗变过程及规律;三是要注重运用心理学、神经科学、数据分析等跨学科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以李大钊为例,据现有史料,他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前后,连续发表了《可怜之人力车夫》《黄昏时候的哭声》等文,表达了对底层群众强烈的悲悯之情。这种情感在当时先进分子群体中并非少数,用科学方法探究这种群体情感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在新时代的党史研究中不可或缺。

  总之,新时代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来深化党史研究,上述三个方面较具代表性。因其强调党组织的生命有机体特征、倡导党组织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性回归,而成为党史研究的新论域。在具体研究中,这些论域相互联系、相互借鉴、有机统一,许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划定明确边界,共同目的是提高党史研究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为党在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历史镜鉴。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