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新文科建设指导组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在大国博弈竞争中赢得优势与主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键在人。高等文科教育作为培养青年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新文科”。
数字人文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领域,也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以数字技术和方法推动人文学术研究与知识生产的创新发展。为加强这一领域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推进上海师范大学相关学科的新文科建设,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战略创新团队承办的“数字人文国际高峰论坛暨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于2020年11月23日上午在该校文科实验楼1103室召开,并通过多个网络平台向全球、全网直播。
哈佛大学包弼德(Peter K. Bol)教授、伦敦大学学院西蒙(Simon Mahony)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陈熙远教授、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等十几位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的重量级学者,应邀就数字人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与现状、发展方向及数字人文项目发展模式等议题展开研讨,并围绕数字时代如何发挥人文学术优势,回应时代、社会重大关切,使人文社科研究能够结合数字技术、方法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最新进展,实现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等问题进行交流,为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推动知识生产创新转型注入新动能。由此,为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学校新文科建设注入了思想活力。
2019年11月16日,我们举办了“新文科理念下中文学科建设高端论坛”,会上数十位著名专家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人文学院也凝聚了共识:新文科理念的关键,就是融通或融合。为此,要打破封闭的思想观念、封闭的思维方式、封闭的知识结构、封闭的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胸襟,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实现文科教育和学术的创新发展,我们提出要注重五个融通:传统知识体系和现实社会需要的融通;新技术和传统专业的融通;大文科内部各领域知识的融通;某些专业方向文理、文工的融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通。我们要因应时代要求,抓住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
21世纪以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实践在人文社科领域也掀起了发展、研讨的热潮。全球的信息、数据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海量的信息和数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心和热议的话题。在信息化、数字化、数据化的大背景下,人文社科领域原有的研究方法已逐渐显现出不敷使用、捉襟见肘的态势,而大数据分析、处理、挖掘技术恰为其提供了新的处理方式,可用于解决此前传统研究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这些领域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有效手段。
譬如在古代文学、史学、文献学领域,由于新技术的兴起与诸多纸质文献的数字化,相关研究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历史悠久、典籍浩如烟海,研究者在使用这些文献资料时常面临着耗时长、费用高和效率低等问题,时间和精力限制了对相关资料的整体把握,但许多文史研究专题数据库的建设让宏观把握成为可能。如通过访问北京大学、中国台湾“中研院”、哈佛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CBDB),我们便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历史人物传记信息中提取丰富的数据,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诸多历史人物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访问“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可以分析时空变迁的历史趋势,有效提升研究者挖掘信息和把握“大历史”的能力,这些无疑都是数字人文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新贡献。
同时,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和图像分析处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直接服务于科学研究。譬如传统的学术搜索引擎一般有两种:一种由大型商业数据公司开发,如谷歌学术、百度学术等;另一种由专业的资源服务商开发,如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然而在当下,各种传统的学术信息资源基本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且信息量与日俱增,学术研究人员对学术信息获取的数量、方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要求。这些传统的学术搜索引擎存在着信息过时、更新速度慢、相关性较低等诸多缺陷,尤其无法像人类一样智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面对学术信息累增的现状,研究者也很难准确、及时地获取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因此,他们开始采用知识图谱、语义网、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以期建立能够智能地理解研究者的信息需求,为其提供更直接、高效、专业的信息服务,从而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学术搜索引擎的创新发展。
智能学术搜索引擎不仅可以实现智能化的信息获取、个性化搜索和基于用户偏好推送,而且能深入理解文献信息的基本内容,为用户捕捉到符合他们需求的信息,帮助信息检索者从根源处进行原始创新,并提供智能化的专业分析,从而大大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甚至有学者提出并初步实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撰写某些领域学术论文的想法,并预告其应用前景是通过研究者提出的关键信息来帮助构建论文的背景知识脉络、引文网络,组织相关的关键性材料,形成写作、研究思路,帮助人们更好、更快地完成整个研究。虽然这样的想法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和运用,给人文社科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向。
大体而言,数字人文、人工智能带给人文社科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我们的研究方式将发生改变,从而也为人文社科研究范式的改变作出了准备。一般来说,“挖掘因果机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也是科学知识积累和学科建设的核心”。传统的人文学术往往致力于精读文献,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但很难避免忽略变量、偶然性或样例选取不当、见林不见树等问题产生,这可能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范围。但随着数字人文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在人文、艺术领域的运用,学术研究的方法将从传统的细读文献转为细读文献和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相结合。这将大大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所获结果也更具可靠性,因此可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其次,推动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尤其是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面对大数据带来的巨大变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入一个全面提质、升级的阶段,学术研究也将从此前的不断分化、细化逐渐走向新的综合。过去我们将学术领域划分成一个个细小、狭窄的学科与专业,固然有助于增加研究的深度、提升知识更新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失去对研究广度的把握,少了一些对不同学科尤其是人文、理工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启发、利用的考虑,而数字技术、方法的介入,则将人文学科推向与其交叉融合的新境界。来自数据科学、网络科学、认知科学、统计科学、工程科学的学者将和人文社科学者联手解决我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势必为许多人文社科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为理工学科的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人文理念和一定的创新动力。
最后,有利于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具备人文积淀和数字素养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新文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而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尝试将数字人文与文学、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档案学、图书馆学、艺术学、信息科学等各专业深度融合,为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数据监护技术支持和数据共享交换服务,探索建立“研究—实践—教育—就业”四位一体的跨学科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近期还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相信在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校内外各相关单位的密切协作下,不仅新兴技术与传统人文社科研究有望实现交叉融合,人文社科研究和相关学科的新文科建设也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将实现文科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为高等教育强国和中国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