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推进苏州产业调整
2020年10月14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14日总第2025期 作者:梅阳 乔桂明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成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创新能力最强,吸引外资和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同步进行了不断优化,从鱼米之乡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中、高端人才汇集的创新高地。苏州正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加速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苏州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机遇。苏州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将享受国家战略带来的红利,在经济产业发展上获得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苏州加盟了G60科创走廊;上海市嘉定区和苏州的昆山、太仓构建了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上海市青浦区、苏州昆山和吴江以及浙江嘉善共同签署了《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面对新形势,苏州的发展目标可定为打造成江苏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并充分利用好上海的外溢效应,加快形成既与区域内的其他城市配套协同又具自身特色的发展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和与上海毗邻的苏锡常经济圈为人才集聚苏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苏州以此为契机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各类人才充分聚集的技术创新基地,从而为苏州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苏州先导产业已经提速发展,正推动低端产业逐步走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2018年,苏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0年排在全江苏省第一,并由此成功打造了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苏州近年来在智能制造领域已经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依托国家战略可以更好地寻找和发展新动力源,努力打造长三角创新资源梯度转移中心和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中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使苏州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挑战。《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上海是发挥带动作用的龙头,周围城市源源不断地为上海提供最好的资源。因此,苏州会面临上海强大的虹吸效应。不仅如此,地区竞争压力也会上升,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政策载体对长三角的空间要素流动影响巨大,对苏州也有挤压影响。

  苏州大专人才总量不少,但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供给仍显不足,占比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人才的相对不足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虽然近些年来,苏州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人才规模较小、人才创新引领力不足的问题。

  苏州处于沪宁杭中心位置,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其中“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在苏州相交,形成了纵横交错、开放发散的网状交通框架。作为江苏的重要城市之一,在省级层面推进交通强省、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苏州的交通枢纽地位也日益凸显。但苏州交通枢纽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升级技术装备、提升服务能力上还需要全面提升。

  如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苏州产业结构,我们认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充分发挥利用外资的优势,大力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一是要继续发挥利用外资的优势。苏州利用外资全国领先,拥有著名的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高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等,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质载体和平台,不断提升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率。要深度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点打造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和吴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不断提升整合全球要素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快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针对传统产业,要积极寻求其“生存之道”,并且“延长寿命”。在传统产业做强、做大、做精的同时,进行产业链的重组以及整合利用,要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制造业等开展合理的升级和改造。三是坚持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苏州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经济社会环境和谐为目的,坚持走循环经济道路。要加强对于落后产能的管理转化和淘汰工作,对新引进投资企业把好“生态关”。

  其次,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打造产业高地。一是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苏州要引导企业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断推动《苏州市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的实施,聚焦世界前沿科技,引领产业升级。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州未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已经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要突出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连接,以大力发展先导产业为核心,积极主动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提升,从而有力带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要升级合作,着重引进一批旗舰型、科技型、税源型、总部型的优质外资项目,鼓励企业把研发中心、结算中心、交易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设在苏州,引导本土企业结合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再次,有效发挥开放优势,着力拓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依托苏州的地理位置优势,不断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效融合。重点依托物流交通枢纽,发展专业物流、综合物流以及配送中心,特别是注重发挥和用好苏州保税港区以及综合保税区等的综合功能,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综合物流模式。二是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地。积极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带动苏州金融体系的建立、完善以及发展,努力把苏州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金融科技的创新服务高地和示范应用高地。以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为载体,持续加大对科技金融以及跨境金融的政策支持。政府大数据运营中心和相关数据中心要加大与金融科技企业的信息共享,提升金融供需对接效率。三是打造“互联网+”模式的智慧产业。在智能制造上加大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现代产业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具有苏州特色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推动在线医疗、养老、教育等“互联网+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最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创新人才集聚。一是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机制。在人才开发方面,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主体参与、全过程多元化培养紧缺人才。在人才流动配置方面,可以探索开展海外技术移民试点,对有利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降低引进门槛。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在人才引进上,注重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做好海内外高级服务人才的引进规划,注重不断完善人才和项目有效结合的引进机制,为人才提供企业初创扶持、科教特色扶持等优惠政策。还要提供好包括生活保障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各类各层级的创新平台、机制建设,促进高层次人才在引进后能够得到快速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