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国道路发展的思想指南
2020年08月11日 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1日第1986期 作者:张志丹 韩芬

  新时代变化日新月异,理论创新需要紧跟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新时代为底色,以深邃的历史思维、强大的创新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坚定的底线思维、鲜明的导向思维和高远的战略思维,不断推进思想理论开拓创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面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密联系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围绕治党治国治军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新理论结晶,其具备理论立场的人民性、理论脉络的继承性、理论内容的创新性和理论品格的革命性,是当前武装全党的锐利武器、化解风险的智慧方案、引领前进的指路明灯。这一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原创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

  理论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之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从横向层面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不可分割。第三卷实现了对前两卷的合理继承、创新转化和凝练升华,加入了新内容、圈出了新重点、指明了新方向。比如,在第三卷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圭臬、强化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强调了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必须性、突出了化解重大风险的必要性、警示了中国共产党亟待自我革命的紧迫性等。因此,全书是当前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权威之作。

  从纵向层面看,全书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结晶,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我们不断实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第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书中通篇内容即为民解忧、为民释怨、为民谋利、为民自豪,如提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书中收录的《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等多篇文章,集中阐述了斗争是普遍存在的。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治疗各种顽疾、破解重大难题、应对重要挑战,才能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聚焦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回答时代之问、破解实践难题。如提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等。第四,延续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在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掌握历史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等。总之,全书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又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以更为新颖的方法讲清讲透了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研判、阐述了重要观点、总结了重要经验,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之作。

  现实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的科学之作。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征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不仅客观地回答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来的问题,而且科学地回答了明天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全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周密的行动部署,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鲜明旗帜。第一,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第二,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第三,部署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布局,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经济上试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政治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社会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生态上“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全书客观总结过去、深度剖析现在、战略部署未来,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的科学之作。

  世界意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扛鼎之作。当今世界,全球共同体是一个现实的命运共同体,是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的发展趋势。和平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但与此同时,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频发、科技竞争加大、安全风险叠加、治理难度陡增,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各国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世界怎么了?”“世界往哪去?”“世界怎么办?”已然成为困扰全人类的重大难题。危难之际方显大家情怀,混沌之时方显大国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敏感多变的周边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秉承“协和万邦”“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政治担当为人类减贫、全球危机、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第一,强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强调要坚持多边主义,努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倡导全世界共商国际规则、共绘世界蓝图、共担国际责任、共破世界难题、共掌世界命运、共享发展成果。第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走深走实。要扩大中国开放程度,努力打造一条跨越太平洋的合作道路,并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国家能够搭乘中国的发展快车,为人类的发展、世界的进步、全球的美好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第三,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新平台、新动力。环顾全球,贫困仍然是困扰世界的最大难题。为了破除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当前全球南北差距日益加大的困局,始终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并向其他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任何政治条件的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这些彰显中国担当和中国责任的建设方案和发展方案,充分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在为世界谋大同。在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思维肆虐的世界中,习近平总书记站位高远、视野宏大、格局宽广,在国际上始终坚持和平对话、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因此,全书大量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主张和国际视野,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扛鼎之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书写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绘制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勾勒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画卷。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能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当前,我们要坚定信仰、提高能力、深入学习,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理论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出其指导实践、引领复兴之磅礴伟力。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