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020年07月28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8日总第1976期 作者:何化利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实践新问题,从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元一体结构进行了阐发,认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观点充分肯定各民族交流交融、共同书写中国历史的功绩,充分肯定了多民族作为我国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党的十九大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章,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发展的方向。研究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是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内涵、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准备。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动因和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根基于中华儿女血脉相连、心手相依的天然关系之中,集中表现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热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动因和精神纽带。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发挥着团结各族人民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敌寇、争取民族独立的强大力量。新时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继续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百花齐放、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成为中华儿女福祸与共、守望相助的共同家园。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辩证统一,在经济上表现为共建共享,在政治上表现为多元一体,在文化上表现为多元共存,在社会领域上表现为交流交融。从历史的角度看,各个民族之间早已成为休戚与共的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在新时期,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以及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增多,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

  增强各民族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功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共同的历史记忆、精神文化、责任使命和前途命运,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对多元一体政治结构的深入理解以及共担民族大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认同是团结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中华民族转型为一个民族实体,一个各民族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我们看到,以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团结起来的磅礴力量曾在抗击外敌入侵、实现民族独立等方面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仍然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全球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问题不断困扰着中国。世界历史实践也充分证明,没有真正的民族实体、共同体意识不强的国家都难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亦要以此为鉴,在充分激发各民族创造活力的同时,引导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民族问题的理论回应,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影响民族平等和发展、各民族间跨区流动增多引发的事端影响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解析56个民族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关系,阐发了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理念,为处理新时期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发展提供了中国的民族理论话语,摒弃了民族理论界推崇西方民族理论的思维惯性,成为新时代我党处理民族问题的主基调和主旋律。

  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共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实践方向。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从各民族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命运与共的角度阐发了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基础及必要性;从剖析民族分裂势力挑起民族冲突、离间民族关系的实质和恶果,强调了民族团结对于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性;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提出努力缩小民族地区贫富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这些理念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增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中国样板、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和中国的56个民族一样,世界各国也是休戚与共、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众多的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也应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这样才能营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迎接人类共同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为处理国际争端、全球问题提供了中国样板、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顺之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逆之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立足我国多民族具体实际,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形成一套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为民族工作提供了观念支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贡献了中国方案。

  (本文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