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和逻辑必然
2020年07月28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28日总第1976期 作者:魏茹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强调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并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五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基于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成就和国内国际形势,为建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党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民族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为解决当前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指明了正确途径,也为跳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窠臼、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占据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了关键突破口。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事业发展的历史成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旗帜,建立起坚不可摧的革命统一战线,获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消灭了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建立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平等,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方针指引下,坚持国家帮助、经济发达地区支援和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中国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民族地区全面脱贫指日可待。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改善,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达到了新的高度。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不断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才能得到保障。56个民族共同怀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数千年历史中交流、交融,在政治上形成了牢固的家国认同观,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学习促进,这才有今日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走向繁荣富裕的良好局面。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路径。

  建成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即将达成,按照十九大部署,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年至本世纪中叶又分两个阶段,即“两个十五年”的战略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还存在深刻的矛盾。在民族工作领域,一方面,部分民族地区客观上发展滞后,亟待打赢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外来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思潮仍没有放弃对民族地区的渗透,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同样需要打一场持久的反分裂主义、反极端主义攻坚战。这两场攻坚战役,都必须在发展中才能求得胜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民族领域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绝不能走上削弱中华民族认同的邪路。应拿出巨大的勇气和实干精神,将困难和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动力,将“四个自信”“五个认同”重要思想同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机结合,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市场经济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各民族都能找到符合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唯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建起健康的民族发展生态大环境,才能成功化解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摧毁敌对势力的渗透,从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路径的实践探索。

  近代民族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欧洲,曾被资产阶级用来充当反对封建专制和促进海外殖民的双重理论武器。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平等、民族自决等原则传播开来,然而,不克服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剥削性,平等和自决只能流于空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处模式无法真正超越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由此,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从两个相反的极端,暴露出了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现实局限。

  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是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富强,实现可持续发展。植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近代民族主义理论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世界呼唤新的理论、新的道路指引人类摆脱贫穷和战争。

  中国是人类史上唯一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转型,独立自主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的文明古国,也是二战后唯一独立自主实现工业化转型,成功同全球化接轨,并正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依靠对外掠夺,也不出卖国家权益,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和人民性,这样的发展道路在历史上没有先例,具备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了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的狭隘性和侵略性,在全新的时代图景下呈现了唯物史观不可动摇的理论魅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巩固中华民族大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民族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营建各民族共有的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以民生为导向,创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社会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开花结果,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然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当前完成“两个一百年”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着眼长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唯有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命运融汇在一起,才能突破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的局限和异化,让人类在平等协作劳动中共同发展,走向自由和解放。

  (本文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