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济 协同开发:激发深度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020年06月01日 10: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日第1937期 作者:褚建坤 李潘坡 刘兴 刘磊

  当前,面向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核心在于如何激活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脱贫。2019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实现上述目标,需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

  第一,推进多方合作协同育人,精准开发乡村人力资源。职业院校要建立对接贫困地区脱贫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协同提供乡村人力资源保障。首先,扩招贫困地区生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职院校要增加在贫困地区的招生比例,积极招收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民工,并鼓励其毕业返乡就业、创业,培育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力军。其次,校企共建项目订单班,培养贫困地区急需的产业人才。职业院校与涉农类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使订单班学员“带着技术进市场、掌握技能上岗位”。再次,建设区域职教集团,对接乡村产业发展。如开设与扶贫产业开发密切相关的特色专业,扶助贫困地区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技能培训基地。最后,构建多元协同扶贫平台,优化配置职教资源。建立涵盖职业院校、企业、贫困户、行业组织等主体在内的职教多元协同精准扶贫平台,促使人才、知识、技能更多向乡村流动。

  第二,分类联动开展培训服务,精准提升农户技能水平。首先,职业院校定期开展面向贫困地区职业农民以及乡村干部的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职业技术培训,发挥其带头脱贫、致富的作用,并依托扶贫项目面向深度贫困区在校学生、老龄化和兼业化农户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次,做好职业培训的组织与服务。构建高职院校牵头、中职学校广泛参与、辐射贫困乡镇的三级联动职业培训体系,支持优质高职院校与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等建立扶贫培训联合体。再次,做好技能精准扶贫的成效反馈。职业院校要建立技能培训精准扶贫成效的反馈评估机制,定期调研、追踪关注扶贫人群的就业及增收状况,帮扶贫困地区职教学生稳定就业和促进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发挥技术优势,精准拓展致富渠道。首先,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融合政策,职业院校可通过名优特色农产品培育、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优秀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乡村旅游服务等脱贫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开发“一村一品示范村”“手工技艺工作坊”“乡村田园综合体”等脱贫致富项目。其次,在贫困乡镇建立技术服务工作站或技术创新试验点,提升在当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助推县域特色产业和扶贫产业开发。再次,派驻技术服务团队“下乡”,为贫困地区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脱贫个人或组织以及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开展技术服务。

  第四,破解扶贫产业开发难题,精准保障农户增收。脱贫“贵”在精准,“实”在产业。职业院校要协助贫困乡镇政府,找准匹配当地条件的扶贫路径。首先,要贯通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组建专业群,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产业项目产销脱节、风险应对能力不高、技术保障不足等问题。其次,要协助农业产业化企业“下乡”帮扶农户生产,降低种植过程的生产成本、技术困难,建立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再次,要帮扶贫困乡镇建设企校合作联盟、合作社等产业发展平台。最后,要为帮扶的贫困地区产业开发提供或引进一定的设备、设施、技术,带动合作企业、社会组织等提供一定扶贫资金,缓解产业扶贫资金短缺的难题。

  (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区职业教育扶贫有效路径研究”(HB19YJ00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