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增强华侨华人青年向心力
2019年11月19日 09: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19日第1818期 作者:马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广大华侨华人青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我们要把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青年团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面旗帜下,使他们始终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发挥独特优势,作出积极贡献。

  在互联网时代,要更好地号召华侨华人青年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应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增强华侨华人青年对祖国和民族的向心力。因此,以新媒体互动传播为契机,强化有效网络沟通形式,是实现与华侨华人青年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路径。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的网络沟通,我们应在媒体建设过程中坚持三大媒介逻辑:融媒发展逻辑、话语传播逻辑、仪式传播逻辑。

  第一,以融媒发展逻辑建构心灵沟通的新平台。融媒时代,无国界的交流与交融在互联网世界迅速蔓延。互联网已开启了信息生产的新平台,能够迅速及时便捷地实现与华侨华人青年的交流对话。关键是在信息生产领域,我们要传播什么样的价值和理念,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能否与时俱进,随时代而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华侨华人青年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用融媒发展逻辑筑牢沟通桥梁,营造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舆论氛围。

  一是拓展互联网传播渠道。一方面,国内媒体强调融媒体思维方式,着力构建全球化海外传播平台。如新华社在一些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了英、法、西、俄等十几个语种三十多个账号。同时,积极利用短视频等传播渠道,为海外侨胞提供各种节目。另一方面,一些海外华文媒体也积极推进全媒体运作,成为全方位、立体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与广大海外华侨华人青年沟通的重要平台。二是提高新媒体舆论把控能力。我们应利用融媒渠道整合资源,多维度、多层次展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的客观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关于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话语权的信息生产能力,展现更加真实丰富的中国发展图景。同时,对一些不利于中国发展的言论以及一些误解和质疑,我们要提前做好新闻策划,具备回应的能力,激浊扬清,以正视听。通过设置相关话题和评论,引导舆论传播,使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共同发力,为讲好中国故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精准推送优质内容信息,以减少和消除国际上有损中国形象的各种杂音和噪音。三是增强网络沟通能力。当前,华侨华人青年群体思维活跃,社会参与意识强烈。我们的媒体在与他们进行沟通时,要以其信息需求为出发点,淡化宣教意味,更多以“陪伴者”“沟通者”的角色定位与他们进行交流,通过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等多元融合平台进行互动式网络交流,在沟通中增进情感,体现浓厚的亲和力。

  第二,以话语传播逻辑形成大众话语修辞新体系。话语传播既要实现“信息性”功能,更要达成“互动性”效果,实现有效对话。如何让华侨华人青年愿意听、愿意看、愿意认同我们的话语内容?如何把政策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对其产生说服力和引导力?关键在于“怎么说”,这需要通过“认同原则”“亲近原则”“时新原则”,形成符合新媒体语境下适合华侨华人青年心理、接受习惯和共同利益主张的可沟通的大众话语修辞体系。

  首先,认同原则是形成可沟通的大众话语修辞体系的基础。媒体在传播时,要善于找好修辞传播的“支点”,增强受众在价值观方面的认同因素。我们在论述时可以多角度表达“同文同种”的中华民族性、“骨肉天亲”的同胞情谊、“共圆中国梦”的共同追求。从这些方面入手加强修辞表达,更好贴近华侨华人青年同胞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其次,亲近原则是形成可沟通的大众话语修辞体系的通道。找到修辞传播的认同“支点”后,下一步需要依靠亲近原则,弱化心理陌生感,从而接近传播对象。比如,可以通过邀请华侨华人青年出镜,媒体做后期的方式,共同制作新媒体产品。同时,注重打造华侨华人青年熟悉的语境,让中华文化产品“活”起来,不仅“走出去”,更能“融进去”。如全球华人乐团“华星艺术团”汇聚了海外华裔音乐人才,他们在进行创作时,有意识融合中西文化,用艺术的方式展示中华文化。最后,时新原则是形成可沟通的大众话语修辞体系的核心。一是时机合适。在重要时间节点进行重点传播,如对华侨华人青年就学、就业和创业的新政策措施,可以用专题的方式让他们参与讨论,解疑释惑。二是方式新颖。大量运用脱口秀、短视频、说唱、动画、动漫、直播等表现方式,对我们的政策话语进行形式多样的解读,加强在华侨华人青年中的传播力度,实现政策话语向大众话语的有效转化。

  第三,以仪式传播逻辑构建文化共同体。仪式传播是为了传递一种特定的情感,有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建构。增强华侨华人青年对祖国的向心力,可以用“文化记忆”“文化生活”“文化共鸣”的仪式传播逻辑,助力构建文化共同体。

  一是文化记忆的新媒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华侨华人群体与我们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符号和情感记忆,如清明祭祖、春节归乡团聚等节日习俗,这些都是重要的情感链接因素。我们要积极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激活华侨华人青年心灵深处共同的文化记忆,从而增强其中华文化向心力。二是文化生活的新媒体营造。文化生活的贴近性是形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之一。我们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具有浓郁中华文化氛围和一定仪式感的文化交流现场,增强海外华人与祖国的情感纽带。比如,建设海丝侨园VR体验馆,举办各类创业大赛、龙舟邀请赛、足球邀请赛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靠直播、线上传播建构文化仪式现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对相关文化符号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增强华侨华人青年对祖国的认同和情感。三是文化产品的新媒体输出。华侨华人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共享着数量庞大的文化产品,如共同关注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等,这些都能交织成高密度的情感交流平台。文化共享性容易转化为文化市场的共同性,在其中可以展现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德国、英国、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同步上映,创下中国影片欧洲最高预售纪录。我们要打造和传播高质量的文化精品,激发华侨华人青年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

  (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GAT003)阶段性成果;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7SKGC-QG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