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夏仙:媒体融合提升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能力
2019年06月04日 08: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4日第1706期 作者:傅夏仙

  近年来,随着信息、数字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主要标志的全媒体时代。从最初的门户网站,到如今的“三微一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不仅更迭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所蕴含的各种价值观念也逐步显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针对目前网络空间中的各种复杂现象,我们亟须树立阵地意识,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抓手,紧紧围绕新时代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凝聚力量,全面提高互联网领域的宣传思想工作能力。

  一是以“通”促融,互联互通构建媒体矩阵。新旧媒体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此长则彼长的迭代关系。面对媒介种类日益丰富的新局面,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各类媒介资源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简单相加走向彼此相融。一方面,坚持移动为先,建好移动宣传平台。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宣传部门应努力适应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在已有门户网站的基础上主动顺应媒体发展新态势,积极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移动APP,及时为网民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在实现“信息找人”的过程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另一方面,坚持创新为要,充分利用好电视、期刊、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体。既要发挥传统媒体在理论阐述、透彻说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又要不断结合信息技术推进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用好手机报、建好数据库,以上网嵌网实现融合共通,不断推进传统媒介载体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此同时,还需打通各种传播媒介的壁垒,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的相互转化、互联互通。既要积极借助网络连接、彼此关注实现新媒体之间互联,又要借助门户网站、数据搜索加强传统媒体之间互通;既要有线上的全面宣传,也要有线下的重点投送;既要有网络空间中形象化、虚拟化的动态展现,也要有现实社会中具体化、实在化的全面呈现。

  二是以“合”促融,同向同行壮大主流舆论。主流舆论离不开主流媒体的支撑、主流价值的引领。在全媒体时代壮大主流舆论,必须明确方向,全面发力,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首先,以媒介队伍融合为抓手。一方面,以人才队伍的媒介素养培养为切入点,打破不同媒介队伍建设之间的体制壁垒,为网络宣传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另一方面,加强不同媒体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更多的全媒型、专家型记者。其次,以内容融合为载体。关键是要在新闻采集、编辑、分发、接收、反馈中积极引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信息生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能够凸显网络特色、反映网民需求的“中央厨房”,做到信息内容生产的多元性与方向性相统一、政治性与生活性相统一、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统一。再次,以机制融合为保障。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快速性和即时性等特点,打破传统宣传思想工作体制机制的组织壁垒,借助新媒体将过去的等级组织转变为扁平组织,实现网络宣传工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与优化,构筑内外互通、上下联通、左右协调的网络宣传工作体系,真正使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三是以“协”促融,齐抓共管同建清朗空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民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改变过去党政部门“应急—惩处”式的管理体制,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首先,协同运作。一方面,以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为核心,实现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流程的重塑与再造;另一方面,做好配套性支持与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政策支持、资金配置、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力度。其次,协同发展。以现阶段各类媒体承担的具体任务为出发点,抓紧做好制度顶层设计,既要处理好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官方媒体和商业平台的关系,更要处理好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从而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再次,协同治理。发挥好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智库等作用,汇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推动网信工作;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企业落实、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治理体系。

  当前,唯有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积极推进网络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才能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进而形成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以‘七个结合’为核心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综合改革模式研究”(16JDSZK1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中心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