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这是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遵循之一。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在思政课建设中深刻把握并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
基本内涵
思政课要坚持建设性,即正面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促进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这是思政课应当遵循的基本方针。同时,思政课也要坚持批判性,即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实问题。建设性重在肯定成就、正向引导,批判性重在聚焦问题、明辨是非。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本质属性的统一。作为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思政课属于科学理论范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在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的前提下,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理论。因此,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属性之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对思政课内在属性的一种规定和要求。
二是价值导向的统一。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价值导向。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建设什么、批判什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肩负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有利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有生力量。
三是尊重规律的统一。作为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思政课属于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范畴,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因此,无论是建设还是批判,思政课都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坚持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坚持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本质,从零乱的外在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
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做好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面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形势,思政课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功能,又要发挥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的积极作用。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有利于有效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高度融合力、强大传播力和广泛认同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选择和文化思想竞争中确立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在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多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面临新的挑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当前,由于一些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一些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和认同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或淡化,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思政课要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要求,坚持守正创新,聚焦重点、久久为功,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有利于科学应对错误观点和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在多元文化和多样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并且其利用网络技术得以快速传播蔓延。一些错误观点和思潮带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性、现实关联性和行为诱导性,试图从不同角度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实质往往是否认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青少年群体思想活跃但阅历较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错误观点和思潮的辨识能力,以免误入歧途,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危害。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学理和实践的角度对错误观点和思潮做出客观、深入的分析批判,引导青少年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同时,思政课要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各种思想观点,在多样中立主导、在多元中求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实践路径
在教学目标体系的设置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以建设引领批判,从三个方面落细、落小、落实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推进思想理论武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其次,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着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让课堂充满主旋律、正能量,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最后,以丰富的内容和载体,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涵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在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有规范的统编教材,这是思政课教学得以开展的依据和基础。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一般而言,教材体系重在建设,以正面阐述理论为主,强调内容的政治性、价值性、理论性、统一性、教师的主导性以及灌输性;教学体系则偏重批判,往往以现实问题切入,强调内容的学理性、知识性、实践性、多样性、学生的主体性及启发性。因此,构建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时应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加强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应进行话语创新,实现理性话语与感性话语、集团性话语与个体性话语、政治性话语与生活性话语的结合与统一,着力构建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体系。富有说服力的教学内容具有批判性,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富有感召力的教学内容具有建设性,以引导学生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奋斗者。
在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无论是建设性的宣传、引导和阐释,还是批判性的质疑、推导和剖析,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为广大青少年真正掌握、理解和认同,还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解决有限的教学手段与无限的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多媒体教学、开放的网络教学等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思政课的“课堂革命”。其中,融建设性和批判性于一体的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分布,将建设性层次的学习交给网络等信息化媒介,而将课堂学习集中于热点问题的讨论、难点问题的剖析、项目研究的展示等具有批判性的内容。这种融合网络式学习、混合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优势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研究”(FRF-OT-17-0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FRF-BR-17-008B)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学位博士生)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