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学家视域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4年01月09日 14: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9日第2811期 作者:李明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消除西方世界偏见、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从民族复兴到国家交往,从经典文化到文明交融,让世界看到了全面、真实、发展的中国。讲述故事不是单向输出,从文化间性视角看,作为讲述者的“自我”和作为倾听者的“他者”之间应该平等地交流对话,“自我”需要从“他者”的角度设计故事内容,而“他者”同样可以成为故事的讲述者。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作为“他者”的海外中国学家是连接两种文明的桥梁纽带,能承担起中国故事讲述者的责任。

  海外中国学家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海外中国学家的情感认同,让他们愿意讲。所谓认同,就是个体或他人或其他团体在情感上、心理上逐步趋同的过程。从中国学家们的学术生涯来看,他们都出于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而走上研究之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理性认知逐渐升华为情感认同,并自然而然地愿意将这种认同传递给更多人。英国学者霍克斯在其译作《红楼梦》的序言中写道:“如果我能把这部中国小说给予我的愉快和幸福多多少少地转达给读者,那我也就不虚此生了。”这就是情感认同产生的巨大力量,让他具有传播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意愿和动力。

  海外中国学家的“他者”视角,让听者们愿意听。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自我”想讲的跟“他者”想听的不对等。几百年的中国学发展史证明,由外国人用本民族所能接受的方法和形式向世界介绍中国,更容易为外国人所接受和理解,究其原因就是“他者”视角。海外中国学家们从中国故事的倾听者变为讲述者,这说明他们已经超越两种文化建构起间性文化。他们更清楚地了解海外受众们的盲点,能够进行精准匹配,实现本土化传播。新冠疫情发生之初,海外中国学家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抗疫故事,以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为中国发声,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对抗疫情的团结和决心。比起官方的对外传播,从“他者”视角讲述的故事更具针对性和亲和力。

  海外中国学家讲好中国故事的着力点

  贴合本国人的母语,讲好中国文学故事。中国文学作品要真正走向世界,海外中国学家们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会使得海外读者们难以体会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学魅力。但海外翻译家们深谙中外两种语言文化,了解读者们的心理期待,他们的译作更贴合本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母语特点,对读者来说阅读难度大大降低。对比霍克斯和杨宪益两个英译本的《红楼梦》,就会发现霍克斯翻译时在语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比如用简化策略替换书中复杂的亲属称谓、删减特殊意象等,这些更便于西方读者理解,这一译本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超过杨译本。我们要继续对海外中国学家委以重任,发挥他们在文学典籍翻译上的重要作用,主动邀请他们和中国作者一起研究作品,助力其讲好中国文学故事。

  关注世界热点话题,讲好中国发展故事。自美国太平洋关系学会成立,各国中国学家们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逐渐转为现实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宏观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研究到中观的党史党建研究,再到微观的农村、城市社会治理研究。可见中国的发展道路早已为国外所关注,中国探索出来的有效路径正在为世界提供经验借鉴。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都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正在被很多海外中国学家所讲述。印度学者狄伯杰认为,中国的精准扶贫让世界看到了希望,分享这些经验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建设。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在海外推广传播,这些故事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

  深挖传统文化精髓,讲好中国美德故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西方社会多次制造“中国威胁论”以打破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这一言论的有力回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海外中国学家们可以着力挖掘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进行讲述,例如疫情期间随救援物资在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一句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正是这些思想的体现。用这些美德故事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用中华文化实现全球治理。

  海外中国学家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搭建多元化交流互动平台。对海外中国学家们来说,研究中国的过程需要跨国别、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差异难免会让他们对中国产生“误解”,所以我们要通过多元化的交流互动增进他们对中国的理解,进而逐渐消除“误解”。这种交流互动可以是学术层面的国际会议、来华访学、研修等,也可以是文化体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等。前者可以通过这些学术交流平台系统推介相关作家作品,为海外中国学家们提供丰富的译介对象,使他们在同中国学者交流对话时走进作者本人的内心世界,消除误读,提升译作质量。后者是通过深度融合的方式让海外中国学家们见证中国的发展成就、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客观、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生动地讲述最真实的中国故事。

  帮助海外青年中国学家形成完整的中国观。近年来海外青年中国学家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主力军。他们都曾在中国学习,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走上中国学研究之路,因而在感情上更亲近中国文化。但这一群体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从数量上看,世界各国分布不均;国际形势阻碍其跨文化功能的发挥;个人兴趣差异大;汉语水平、研究能力参差不齐;等等。这些因素使他们的中国观不够完整、准确。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提高海外青年中国学家的中文运用能力和中华文化知识修养;通过体验式的国情教育客观向他们展示真实的、生活化的中国社会环境;通过传统文化教学加深其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深刻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培养其世界胸怀;通过和国内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帮扶关系,积极培养年轻一代海外中国学家,扶持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学研究。

  多模态融合拓宽对外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海外中国学家们结合自身兴趣与专业选择某些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加之他们的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各有差异,这就为他们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传播渠道。在讲述时不能局限于文字之间的转换,还应考虑融合图像、声音、图片等多模态语篇,让国外受众们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例如,将文学作品改编成话剧、歌剧等,丰富传播媒介,扩大受众规模,让中国故事的影响力延伸至世界各个角落。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印尼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