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交流互鉴视域看埃及历史与现代化
2022年09月19日 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19日第2494期 作者:王泰 丛宇昕

  7月23—24日,由中国中东学会和内蒙古民族大学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埃及历史和埃及发展高层学术论坛”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150余位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此次会议。与会代表以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埃及历史与现代化道路研究为主题,探讨中国学者视野下的埃及发展。

  第一,古代埃及与中外埃及学的发展。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寿福和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李晓东分别从考古资料和尼罗河为切入点,回溯了古埃及文明的诞生、辉煌与衰落。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袁指挥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大伟通过文献考证,确定了伊蒙霍特普的身份和《厄立特亚海周航记》的主要内容。中国海洋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陈永生以古埃及象形文字为研究对象,认为其图像场景用来展示语言内涵并充当文字。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教授王欢认为,托勒密—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神谕具有继承法老埃及时代的基本内容和对世俗问题关注的特征,但官方地位有所下降。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梁珊揭示了祭司在国王来世复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作用。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讲师杨熹分析了波兰尼“嵌入式”经济理论下古埃及神庙经济的经营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构成的再分配主导经济体系。

  在区域国别研究不断深入之际,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论述了埃及学转向埃及研究的历史进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长刚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海利则对中国的埃及学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应该以历史的长时段视野进行研究,并前瞻挑战、抓住机遇。

  第二,中古时期的埃及历史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认为,在埃及教派主义较弱的大环境下,爱资哈尔教派总体上相对温和,但其态度影响了什叶派问题的走向。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车效梅分析了马木路克时期的香料过境贸易及其积极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任钰博士从马木路克时期埃及的建筑业、史学、医学与教育等方面着手,分析了该时期埃及的社会文化特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马云飞博士详细探讨了16—18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埃及的国家治理模式。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讲师梁道远提出了关于埃及史学史研究的三点思考,认为要用问题意识统领全局,并以整体意识认清目标,用较真意识保证质量,用比较意识提高层次。

  第三,埃及的现代化探索与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于沛认为,埃及现代化研究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世界史学者要加强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表示,埃及现代化仍存在诸多问题,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中埃关系对埃及探索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王铁铮梳理了埃及近现代四次改革的利与弊,并将埃及、中国、日本的近代化改革相对比。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王霏和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段九州则聚焦于穆罕默德·阿里时期的公共卫生和埃及军队的政治作用。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马和斌认为埃及进行现代化改革具有官方和民众两大路径。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讲师王恋恋以政治参与为视角,认为宪政制度的实践实际上是继伊斯玛仪以来的进一步“西化”。内蒙古民族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王泰从问题的提出、经济地位与困境、发展道路回顾、失败原因、教训与启示五个方面认为,当代埃及发展道路既缺乏道路自信,亦无战略定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教授戴晓琦重点分析了埃及两百年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塞西政府的处境,认为由国家制定的经济模式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员李振杰则聚焦于当代埃及贫困和改革措施。

  第四,埃及的国际作用和对外关系。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新刚认为,19世纪30年代埃及对叙利亚的统治具有三大特点,并且总体上是失败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赵军按语种归纳,提出当代埃及对外关系研究成果的五大研究方向。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蒋真从历史角度出发,认为国际制裁对苏伊士运河危机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西安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耀辉则详细介绍了纳赛尔时期埃及与黎巴嫩关系的历史演变、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章波分析了塞西执政以来埃及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变化。

  第五,中埃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中国前驻埃及大使吴思科通过切身实际的外交事例说明中埃两国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金忠杰宏观探究了中埃建交以来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论述了中埃文化交流的十大路径和十大特点。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以中埃为什么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问题导向,深入分析了中埃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存在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关系,从而论证中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然性。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沙宗平则以马坚的翻译著作为研究案例,论述中埃文明双向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河北科技大学埃及研究中心主任王贺兰关注埃及的旅游中文这一议题,分析了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作为中埃关系的重要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丁工阐述了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讲师陈娟列举了中国与埃及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就和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风险及其管控。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吴传华以中埃关系为例,分析新时代中非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我们需要以正确的历史观、宏大的全球观和综合的战略观来看待中非关系。

  此次会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研究视角和范畴不断拓宽,推动埃及研究的多元化发展;第二,注重中国学术体系建设和高校埃及学学科发展;第三,跨学科研究趋势增强。会议展现了最新的研究动态,进一步把埃及古代史、近现代史和当代发展置于统一的框架体系,有助于推动中东区域国别研究和埃及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