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为纪念这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推动五四运动史研究的深入发展,4月27—28日,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现代文化学会联合主办的“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重视“五四”思想寻绎
人物思想和活动研究一直是五四运动史研究的重要议题。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黄克武考察了清末民初启蒙思想家严复对“五四”思想形成的影响,及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进而探讨现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耿云志聚焦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新旧思想的冲突,考察了黄远庸、陈独秀等人思想的演变,认为在时局混乱、众皆迷蒙的情势下,少数先觉者致力于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人,并试图从文学入手达此目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马建标重点考察了五四时期反日运动亲历者恽代英在救国实践中“国家观念”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近代中国“转型时代”读书人的生命历程,以及如何将其个体生命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的微观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克锋对蒋介石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展开分析,认为蒋氏仅从民族主义层面肯定五四运动的意义和精神,对五四运动的整体评价偏于负面,其原因主要在于蒋氏对近代青年及青年运动批评多于赞扬。
从文本角度分析五四时期的思想、思潮是此次会议的重要特点之一。日本长崎县立大学教授祁建民对周作人所著《日本的新村》与日本新村主义创立者武者小路实笃所著《新村的生活》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周作人基于个人思想倾向对外来思想选择性摄取,一定程度上造成五四时期引入的新村主义与日本的不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臧运祜选取“五四”前后学界有关“近代中日关系”的相关著述,围绕“国耻”意识下的历史书写进行论析,强调其同样也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建构过程之一步、塑造工程之一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讲师马先睿系统梳理了五四时期刊物《星期评论》相关学人对于布尔什维克革命、新生苏俄政权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讨论、考察和介绍,进而探讨先进知识分子苏俄观的形成。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文哲以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觉悟》的通信专栏为研究对象,梳理了编者和读者互动对“五四”新思想传播的作用及其意义,研究了青年学生群体通过日常生活问题讨论,参与《觉悟》通信栏目,建立自己的公共空间,进而实现思想的蜕变,最终“走向革命”的历史过程。中山大学哲学系讲师陈长安通过对《共产党宣言》早期不同版本的解析,强调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经济系学生李泽彰所译版本的独特价值,其在中国乃至亚洲《共产党宣言》翻译传播史中的地位不应被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姗姗利用新发现的杜威《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系列讲演的英文原稿等材料,对胡适在1919—1920 年间关于杜威“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系列讲演的策划和翻译活动进行了考析。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立彬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曾子恒聚焦中国台湾地区的刊物,前者以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化》刊物为研究对象,认为其礼敬和接续五四新文化,有意识地引介祖国大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者则聚焦转型时期的《中国论坛》半月刊中关于“五四”的纪念论述。
关注多元视角下的五四运动研究
此次会议中多位学者从世界史的视野对五四运动展开研究。韩国新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裴京汉和韩国延世大学教授白永瑞均对韩国的三一运动与中国的五四运动展开论析,前者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入手,在东亚乃至世界史的视域内对三一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反帝运动脉络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和审视,重点探讨两个运动对东亚地区大规模反帝运动兴起的连带作用;后者更具理论视野,从“同时性”(simultaneity)观点和“连动的东亚”视角重新定位两者在世界史上的意义,凸显其革命的性质,同时也关注在比较三一运动及五四运动的同时性时所显现的个别性。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徐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的进步主义进行了探究,揭示了进步主义对20世纪初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
受新文化史研究的影响,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义、性别研究等议题成为此次会议的热点之一。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坂元弘子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五四运动,强调要重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史意义,男性知识分子或文人之外的女性的发声和表达不可忽视。印度尼赫鲁大学助理教授孟秋琳(M. R. Hara)以丁玲的革命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中心,重点考察了20世纪初期女性作品中的形象建构,进而对五四时期女性主体性、女性意识、身份认同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长莉重点分析了“五四”新文化人俞平伯、林语堂和潘光旦三人的家庭观,认为正是出于各自的文化视角和家庭观念,他们对清人沈复《浮生六记》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解读路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梁景和对五四时期以来的思想文化新气象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五四时期婚姻自由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五四时期倡导的婚姻自由思潮具有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增强个体生活幸福感的功能,应当予以肯定。
深化五四运动思想与精神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金民卿从五四运动内涵的三个向度,即新文化运动、爱国运动与思想解放运动出发,将五四运动的精神遗产概括为以追求民主、科学、进步为核心的文化启蒙精神,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为根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目标的思想解放精神,认为五四精神遗产丰富且复杂,应理性地加以继承和发扬。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太原对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说”的形成进行历史考察,通过对不同思想取向下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国民党人、左翼知识分子和自由知识人等群体对“五四”认识差异的分析,揭示不同时期“五四”观的演进,以及五四运动革命话语阐释系统确立的理论依据。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桑兵对既有的关于“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表述模式予以分析,揭示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丰富了对于二者历史的再认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章百家通过考察李大钊等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认识的演变,审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影响。
台中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陈以爱重点考察了以张謇为首的涵盖上海教育界、实业界、银行界和舆论界重要人士的“东南集团”的形成,论述了他们在上海及江苏地区提出“商战”口号、开展抵制日货行动的表现方式,对待学生运动的态度,以及与“五四”政潮的关系。她强调这一地方集团人士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应忽视,更须审慎重估他们与五四运动的复杂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瞿骏从宏观层面对目前学界关于五四运动地方史“北京中心引领”和“地方启蒙扩展”的研究路径进行反思,认为五四运动与地方的联结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新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上,身处“中心”的重要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的整体性感觉和判断有可能被地方读书人影响和调动,因此应重视地方读书人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从地方上的“联结型人物”出发审视“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