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作助推可持续发展
2019年06月10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10日总第170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姚晓丹

  近年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公众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日前,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官网发布了该网站对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克国际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约翰·罗宾逊(John Robinson)的采访文章。罗宾逊认为,将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与其他社会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跨领域合作

  罗宾逊表示,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原则上,就气候变化等问题对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进行教育是可取的。但如果只提供信息,就难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了解生态、经济和技术系统需要在何种程度上融入社会和文化进程,并改变那些会影响人们集体行为和行为方式的制度规则和社会规范。因此,要吸引不同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共同解决有关问题,利用他们的知识和行动,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社会挑战。不同领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长期合作培养信任关系,这有助于其他领域的人们更广泛地接收和采纳学者的意见与建议。

  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可以帮助学者获得其他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检验从文献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加强他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广泛的参与式实践同对学术文献的深入研究相结合,这种研究方式历史悠久,可以让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加严谨,让他们有机会为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学者的参与能够为他们的工作添加研究层面的内容。例如,为他们阐明目前专家如何理解相关问题,评估其工作的社会影响,通过提供培训加强他们的能力等。通过跨领域合作,还可以更有效地找到从事相关工作的个人与机构,并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链接,形成网络。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互补结合

  法国发展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让-吕克·肖特(Jean-Luc Chotte)对本报记者表示,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能够满足人们当前的需求,又不削弱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有许多学者正在他们的专业领域中利用专业知识来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同时试图了解通过何种进程可以更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但是,只依靠某一学科的知识,难以提供能够同时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通过跨学科合作来推动政策决策,以此阐明如何在不同领域通过协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矛盾。

  肖特认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该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各展所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应该发挥互补作用。我们既要鼓励发展能够生成“通用”知识的基础学科,也要鼓励应用学科研究现有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不应要求所有学科把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技术作为发展目标。对现在和未来需求的回答必须建立在通用的科学证据之上。我们应当沿着这个方向来理解自然和社会、全球与各地区之间的互动机制。

  罗宾逊表示,尽管为科研工作提供资助的机构越来越多地要求学术机构直接参与应对各种现实挑战,但不应要求基础学科的学者立刻拿出与社会现实问题有关的、能即刻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例如,高能物理学家或研究中世纪历史的史学家,他们应该继续进行由好奇心驱动的研究。而跨学科研究人员和传统应用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则应对现实挑战和社会需求作出回应,并形成一个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问题接触的学者外环,成为学术机构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他们与社会的接触以及他们进行的研究,往往会带来需要基础学科研究提供答案的新问题。而他们对基础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和重视,会帮助基础学科满足社会期望。

  营造团结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

  肖特认为,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应当是不同领域的学者相互靠近,对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感兴趣,并且关注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活动。在这种合作中,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需要彼此宽容、平等相待,不能认为自己的学科处于主导地位或可以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需要创造条件,在一个新的维度下整合不同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论,而不只是用一个学科或领域的方法重新研究另一个学科或领域的问题。要在考虑社会变化及其需求的情况下扩展思维。不仅要将学者与非学术领域的参与者联系在一起,也要将通用或前沿的学术理论与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

  罗宾逊认为,必须通过研究以及与利益相关方合作,来解决社会问题。确立这样的目标,能够成为人们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的强大动力。不同领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应该是互利的,不应该给任何一方增加负担。学者在与其他领域的人合作时,需要多花些时间进行实地探访、开展相互沟通与交流。不应将合作方视为数据来源或者用来观察、检测研究成果的参照物。罗宾逊表示,社会正在转型,我们需要找到好的办法保证这种转型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找到曾经、正在以及将要影响这种变革的杠杆。学术机构需要制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改变与社会接触的方式,回应各种社会问题。同时,通过改进评价机制和奖励制度等,创造有利于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环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