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一流”建设引领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2023年05月31日 10: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31日总第2661期 作者:马壮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战略与重要举措。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全面检视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质量与效益,更好回应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强国事业的美好期盼。因此,有必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为“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方向。

  政策驱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适时之举。“双一流”建设是以政策性激励机制引导我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的标杆战略,是我国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战略回应,其评价标准建设具有重大的方向引领意义与示范效应。2021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要求对建设高校及其学科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开展多元多维评价。

  在评价内容方面,涵盖“双一流”建设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考察期末建设达成度、发展度和第三方评价表现度,呈现高校和学科的总体建设成效,通过以成效代替数量、突出质量贡献,引导高校关注长远发展。“双一流”建设评价打破了数量化的指标评价体系,扭转了高校功利化的短视办学行为,科研创新更加聚焦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服务区域发展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贡献,人才培养更加注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投入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举措与成效,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更加强调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和教学投入、社会服务贡献等。

  在评价过程方面,充分体现“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改革导向,既注重考察高校现有实力与水平,也观测高校在存量基础上的成长性及发展潜力,综合考量高校和学科的周期性建设成效。一是开展多元多维多主体评价,坚持评价视角多元、评价内容多维,统筹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按不同评价方面、不同学校和学科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建设高校和学科的综合评价结果。二是优化评价手段和方法,实行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引入和执行竞争机制,将综合评价结果与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挂钩、与国家支持力度挂钩,从而打破高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局面,创造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认知重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理性审视。教育评价决定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回望高等教育评价历程,主要集中于技术层面与制度层面,一是从技术层面探讨教育评价的计算工具及操作性问题,如测评标准是否妥当、指标设置是否合理、度量方式是否科学等;二是从制度层面深究教育评价的政策判断及规范性问题,如评价政策如何引领、评价制度如何完善、评价机制如何运行等。“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涉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可以说是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次整体性实践。

  回归教育常识,培养一流人才。一流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一流人才,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也以一流人才培养为基础,可以说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双一流”建设的成效评价必须突出对一流人才培养情况的考核,考察建设主体对学生个体终身成长的贡献,加速新时代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质量文化等方面回归教育常识和育人本位。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根本,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树立新时代的新型“精英教育”理念,以及多元化、时代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突出对建设主体的培养规划、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教学以及组织制度等一流人才培养关键指标的考核,为一流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有效供给。

  回归学术本位,打造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将“破五唯”贯穿全方位、全过程,这就要求坚持学术为本、重塑学术生态,从以学术指标为本转向以学生和学者为本,更加关注学生和学者的学术体验,学者与学者、学者与院校系所、学者与社会和谐相处,始终将以师生为本的学术逻辑摆在最重要的位置。高等教育是由不同学科组成的,“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原则,应尊重各个学科差异性,围绕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适时开展分类评价,研究建设高校分类体系,完善分类评价办法,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围绕特色提升教学质量和竞争力,突出优势发展,注重特色建设,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大学。

  回归本土语境,实现一流治理。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具有特殊的组织属性,也因而形成了大学治理的自身特征。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依托于大学组织进行,必须与大学的组织目标、治理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属性相一致。一方面,“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要坚守服务党和国家发展的教育使命,强调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重点考察建设高校与学科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及培养高精尖国家紧缺人才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指引,营造关注质量建设的良性文化,以坚持高标准的文化意蕴推动高校内部治理模式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内外部协调机制的健全,系统变革教育办学主体的教学、科研、办学管理体制和保障支持机制等各方面,以建设主体的内生质量文化形成“双一流”建设的协同合力。

  引领变革: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未来走向。“双一流”建设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保证持续发展的关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方法有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对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化学校评价,激发高校改革发展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好教育评价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战术实施,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完善教师评价,构建教师教书育人新体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主体。高校应当聚焦育人主责主业,构建有利于教师全心从教、潜心育人、安心治学的文化生态。优化学生评价,打造学生成长成才新生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改革学生评价,核心在促进学生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后勤管理处)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