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高校治理新趋势
2023年05月31日 10: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31日总第2661期 作者:朱世龙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治理也呈现出一些新趋势,高校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强化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突出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高校治理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

  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是治理的依据,只有具备了好的制度,才有可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检验了我国高校制度建设成效,同时也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提供了借鉴。

  第一,优化制度环境。为保障高校治理整体方向与当下的时代背景、时代发展需求相符,高校应当结合目前的时代环境特征,根据实际的教育治理目标,制定完善的治理规划,并出台与此相对应的配套政策。这样,才能使高等院校具备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强化其风险识别和预知能力,以此来实现主动治理、预控治理的目标。对于高等院校领导干部而言,应当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同时,也应当重视强化制度宣传,使广大师生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

  第二,完善制度体系。各个高等院校在优化现有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改进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弥补在权力配置等方面的不足。从组织分工机制角度来看,应当划分分工类别,进一步促进扁平化管理。此外,还应当制定完善的联动运行机制,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促进不同部门或不同组织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协同治理效能。

  第三,强化制度效能。为了更好地促进治理能力的提升,并实现现代化治理,应当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强化制度执行力,充分提升现有制度的效能。同时,在贯彻落实现有制度的过程中,也要深化反思和检验,不断优化与改进制度。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高校治理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进行精细科学的管理,不断激励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在内的每个人,以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鉴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及其给师生员工带来的心理冲击,高校治理在坚持以人为本时也面临新的课题。

  第一,注重师生身体健康。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应急事件,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就要求高校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精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水平,优化完善应急和防控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校园安全、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注重师生心理体验。应急情况下教学方式的变化、隔离管控措施,打乱了原有的生活节奏,造成部分师生容易产生焦虑感、孤独感等负面情绪。因此,在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时,需要引导师生增强心理上的“免疫力”。这就要求后疫情时代高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心理健康工作,制订心理危机预案,逐步构建起心理健康防范体系,确保师生心理健康。

  第三,注重师生现实诉求。高校要更加注重师生的现实诉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努力解决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从而有助于提升师生荣誉感、归属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

  突出信息技术手段应用

  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高校治理能力,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因此,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推动高校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促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治理的深度融合。

  第一,强化数字治理。要进一步强化高校的数字治理,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扁平化、便捷性、交互式的优势,不断推进高校治理的精准化。通过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高校各项活动中收集、管理、分析、运用数据,可以将高校各项管理尽可能建立在完整的数据分析基础上,从而大大提升高校数字治理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第二,强化智能治理。当前,高校治理的信息化还没有完全改变高校不同职能部门、不同系统、不同教学单位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尚未实现共享、互通、互联的良性局面。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智能治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灵活自主的优势,不断推进高校治理的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由此产生的智能网络有助于打通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共享交互,进而实现高校各部门之间资源的智能共享和业务集成。

  第三,强化智慧治理。当前,众多高校都在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学校环境的全方位感知、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个性化与便利化服务、网络高速泛在等特征。这意味着,后疫情时代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智慧治理,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推进高校治理的个性化。通过各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高校可以深入挖掘每位师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不断提升他们对校园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