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德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应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教育各环节和学校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情境德育研究,注重用情境传递道德力量,用情感驱动道德行为,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率先把“情境”一词引进德育研究,提出道德教育应从崇高的道德理想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的道德生活,关注具体的道德情境”。作为杜威道德哲学的追随者,柯尔伯格尖锐抨击基于“美德袋”的德育模式,反对将儿童的心灵看成等待填充的“道德真空”,认为凭借道德戒律和规则灌输很难促进其道德认知发展,并为此而设计了基于具体情境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和“公正团体法”。拉斯认为,当代社会并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准则,道德就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做出的审慎选择,从而提出“价值澄清法”。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提出,人们不是根据书本上的道德符号而是通过情境互动采取道德行为,极力提倡“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与“实践共同体”。这些理论和方法对西方德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我们开展情境德育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情境德育是对学校德育生活化、人性化的自觉追寻。它积极倡导以“真”的生活浸润人,以“美”的体验陶冶人,以“情”的力量鼓舞人,以“思”的智慧启示人,是一种直抵儿童心灵的道德教育。尽管我国古代教育家就有“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颜之推)等相关论述,但明确提出“情境德育”主张的还是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情境德育是其情境教育思想在德育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早在情境教学的首轮实验中,她就主张“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在“教文”的同时注重“教人”,从而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随后的情境教育整体改革中,她明确提出“情境思想品德”,并对思想品德课实施情境教学进行积极探索。进入21世纪以后,她又提出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情境课程和班主任工作有机整合为“情境德育”的构想,相继发表了《情境教育与德育》《情境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等论文,阐述其德育主张,得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高度评价:“李吉林老师从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理论中汲取营养,把情境创设和情感化育以及二者的互动交融与教书育人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了一条情境教育的康庄大道。”
当下,情境德育仍是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如果从1984年李吉林发表《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算起,我国已发表的情境德育相关论文主要涉及以下议题:一是德育情境研究,这一议题最早进入研究视野,积累相对较多,至今仍是热点话题;二是情境德育的概念、目标以及理念研究,这方面研究较为零散,亟待深入;三是情境德育实践研究,其中情境德育策略研究受到更多关注。情境德育模式因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也吸引了不少学者关注。总体而言,情境德育已引起学界关注,实践探索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经验总结偏多,学理探究不够,且较为浅显,无论是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的构建,还是实践路径、实践平台和成效评估的探讨,都处于起步阶段,情境德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尚未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不够,缺乏对传统德育中情境德育思想的挖掘与阐发;点上研究较多,面上研究不足,对全国情境教育实验学校实施情境德育现状缺乏深入调查,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现实困境,都难以把握。
直面现实问题,推进情境德育研究,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好理论研究,立足于情境教育理论,着力挖掘传统德育中的情境德育思想资源,深刻探究情境德育的时代内涵、构成要素和本质属性,积极构建情境德育的核心理念、基本原理和操作要义,从而传承和发展李吉林情境德育思想,并使之体系化、科学化和可操作化;一手抓好调查研究,用心归纳情境德育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和现实困境,并在全国情境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大力推进行动研究,积极探寻实践提升的有效路径,从而催生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德育模式。只有统筹兼顾,协同攻关,才能使情境德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相得益彰,开创情境德育研究新局面。
总之,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情境德育研究,既可以突破“去情境化”的德育困境,探索一条基于生活实践和情境体验的学校德育新路,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模式,又可以拓展和深化学校德育的理论基础,开发德育研究新领域,充分发挥情境教育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研究与实验”(BHA12005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