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广泛存在于人的意识中,指引着人们的行动方向。在教育领域,教师的教学信念是教师内在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导向,对教师的教学全程产生影响。所谓教学信念,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相关因素所持的信以为真的观点、态度和心理倾向。教学信念是教师教学行为与决策的前因变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教师在工作情境中的表现。研究认为,积极、正向的教学信念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生发良性的教学行为,而消极、负向的教学信念则恰好相反。
教师在工作情境中的付出,一般理解为体力与脑力劳动的总和。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出“第三种劳动”——情绪劳动。教师情绪劳动是指教师调节和管理自身的情绪,以表现出一种符合社会和学校要求的特定情绪,从而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研究表明,情绪劳动一般表现为一种策略选择,影响着教师工作情境中的态度与行为,进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作用。
长期以来,社会通常都要求教师拥有饱满的精神与稳定的情绪,最好是展现出其充满活力与真诚善良的一面,教师的情绪劳动成为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面向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行为和愿望,情绪自控能力差;此外,有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低、隔代抚养等问题在农村较为普遍,这一现象加剧了幼儿在园时的混乱场面。因此,农村幼儿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来管理自我情绪、调控幼儿情绪,即需要频繁的情绪劳动,才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以增进对农村幼儿教师教学信念与情绪劳动的现状了解,厘清两者关系,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照。
研究选取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农村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部分问卷在幼儿教师培训时集中施测、当场回收;部分问卷当日下午发放、次日回收。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2份,有效回收率90.5%。研究工具包括教师教学信念问卷和情绪劳动量表。
教师教学信念问卷由中国台湾学者戴凤娇编制,采用Likert五点量表,包含良好习惯、行为辅导、省思改进等14个项目。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4。问卷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教学信念越趋积极、正向。
情绪劳动量表由美国社会学家Diefendorff编制,量表包括14个项目,分为自然表达、深层表演、表层表演3个分量表。量表采用五点评分,从“极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5分。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越倾向于采用该情绪劳动策略。本研究中,整体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4,分量表分别为0.67、0.63、0.90。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信念和情绪劳动的总体情况。数据表明,本研究中农村幼儿教师教学信念总均分、各题平均得分均超过理论中间值(总均分57.64>42,各题平均分4.00—4.27>3)。这表明农村幼儿教师目前所持教学信念属于中上程度,具有积极正向的教学信念;对情绪劳动的总体情况分析表明,样本中的农村幼儿教师情绪劳动各维度平均分均大于理论中间值3(自然表达3.37、深层表演3.68、表层表演3.67),其中自然表达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维度(p<0.001),深层扮演与表层扮演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农村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确实经常付出情绪劳动,其中最常采用表层扮演、深层扮演策略,而以自然表达最少使用。各取教师教学信念总分前后27%分别作为高教学信念组和低教学信念组,比较两组在情绪劳动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低教学信念组农村幼儿教师在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及自然表达上均有显著差异,即高教学信念组表层扮演显著高于低教学信念组(t=17.00,p<0.01),高教学信念组深层扮演显著高于低教学信念组(t=13.39,p<0.01),高教学信念组自然表达显著高于低教学信念组(t=11.47,p<0.01)。说明高教学信念的农村幼儿教师更常进行情绪劳动。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信念与情绪劳动的相关分析。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教学信念与教师情绪劳动自然表达、深层扮演、表层扮演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0.65、0.70,ps<0.01),说明教师教学信念越正向、积极,越倾向于在工作中采用情绪劳动策略;以教学信念为自变量,分别以情绪劳动三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回归方程均显著,教学信念可以解释自然表现49%的总体变异(R2=0.49,F=341.64,p<0.001)、深层扮演42%的总体变异(R2=0.42,F=264.82,p<0.001)、表层扮演51%的总体变异(R2=0.51,F=372.94,p<0.001)。这说明教师教学信念能正向预测情绪劳动各维度,农村幼儿教师教学信念能影响其情绪劳动。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教学信念与情绪劳动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且教师教学信念能正向预测其情绪劳动表现。结合当前农村幼儿教师的具体形势,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尽管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幼儿教师教学信念与情绪劳动各维度得分均属中上水平,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与教师主观的局限性,教学信念能否实施及实施效果还存在变数,情绪劳动策略的选择与执行也存在诸多限制。因此,教育管理机构及教师个人应着力于促进教学信念与情绪劳动从“主观认识”到“实际行动”的转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第二,有效利用教学信念对情绪劳动的预测作用,促进教师情绪劳动的结构优化与水平提升。具体来讲,即通过促进教师教学信念的优化升级,帮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自然表达、深层扮演的使用频率,提升这两种情绪劳动策略的使用效果,全方位提升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投入程度与策略水平。第三,兼顾农村幼儿教师特点,做好农村幼儿园的软硬件资源配置、教育培训提升等工作;农村幼儿教师自身也要把握机遇,利用周边发达地区的带动效应,提升自身的教学信念水平,提高情绪劳动的教学效果,最终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本文系2016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6XJY30)、2016年度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6-A-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