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性问题不能脱离生命体验
2014年05月07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7日第592期 作者:童根兴

  【核心提示】所谓教育获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受教育机会,二是受教育机会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前后相继,而其是否受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的社会地位、文化资本)和社会结构背景因素影响,成为衡量教育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 

  目前,已有诸多学者关注教育获得中的公平性问题。所谓教育获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受教育机会,二是受教育机会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前后相继,而其是否受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的社会地位、文化资本)和社会结构背景因素影响,成为衡量教育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

  学者们开始普遍认为,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个体获得教育机会将越来越取决于个人努力的成分,而不是先天的家庭背景因素,从而教育在职业地位的获得中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研究的推进,学者们发现问题远不是如此简单,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也扮演着社会角色再生产的角色,起到了社会秩序复制的功能。也就是说,由于受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教育机会在各个人群中的分配也是不平等的。同时,教育本身拥有某种特定的筛选机制,将拥有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的群体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从而实现教育的排斥和再生产功能。

  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发展历程,以及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背景,教育的职业地位获得功能在近30年中发生了戏剧性的演变。在乡村,考学、参军、提干曾经是农民子女转为城市居民、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尤其在国家包工作岗位分配的时期,考学被认为是实现人生转折的关节点。这使得高考获得了全社会的重大关注,考上大学这一事件的意义也被无限放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农村背景学生的教育获得在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以及高中升入大学的不同阶段,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也有不同。

  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如何讨论教育获得的平等与不平等性,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即这种平等或不平等都是由个体来体验的。上述几个变量关系间的分析,完全剥离了人的体验在其中的存在,人在其中消失了。这是社会科学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做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文学以及其他关注个体经历与体验的研究,能够给人以实实在在的冲击力,能够与社会科学的分析一道,带给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观感。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就深刻表现了考上大学这一事件的具体生命体验。

  涂自强出生寒门,是大山中几十年来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录取通知书的到来给他、他的家庭以及他周围的人以希望。他拿着乡亲们由各种零散票子凑齐的学费,提前一个月从家里出发上大学,由于身体不适应汽车(吐得天昏地暗,吓坏了让他搭车的司机),只能徒步行走。他一路行走一路打工,不仅收获了食宿和报酬,更收获了沿途人们的赞赏和期待,也让读者充满了阳光的希望。

  涂自强的第一个挫折,来自他进入大学交学费的场景。当他从腰带中抠出里面被汗水浸透的零碎钱,面对的是周围无数惊讶的同情或者鄙夷的目光。他一路的信心瞬间开始消失,心中顿成一片空白。但他很快调整过来,靠在食堂帮忙填饱肚子,靠做家教赚钱来满足其在物质上的其他需求。他体会到了城市生活的丰富,虽然那些生活离他很远,但他期望能够通过努力得到。他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他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人生,而爹妈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

  他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但人生却没有给他更多的机会。他的考研“事业”因父亲的意外离世而中断,毕业使他进入了城市打工的大军。他带着母亲在城市生活,屡遭农村、城市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而发生种种不适,为房租、工作而奋斗。最终却因为肺癌孤独弃世。他一生都在努力,却未曾获得相应的回报。他游走在乡村和城市的边缘,却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

  这仅仅是个人的悲伤吗?这部作品,由于反映了大转型背景下一个群体的境况,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很多人包括笔者都从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教育获得路径的一个现实缩影。

  涂自强们的人生是由多个因素影响的。一是城乡的分割,造就了乡村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二是对高考的迷信,赋予了他们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将涂自强们甩在了历史的边缘;四是忙于生存的压力,使他们疲于应付眼前的境遇。他们生存的社会经济背景,尤其是家庭这一社会背景,给予每个人以独特但又具有某种普遍性的影响。

  教育是社会中的教育,它提供了个人地位获得的机会,也限制了个人地位获得的机会。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农村学生,被放置在一个与城市学生相同的环境中进行竞争,而这种竞争却又受到个人成长史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这种历史带来了不同人面对相同环境的不同境遇。而这一点需要每个学者在做分析时予以认真考虑,也需要不同学科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社会以及社会中不同群体境遇的同情式理解。

   (作者单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任编辑:武勇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