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丝路学和敦煌学发展中,巴蜀学人作出了杰出贡献。“巴蜀学人”,指巴蜀(今四川省和重庆市)籍学者和在巴蜀工作的非巴蜀籍学者。巴蜀学者敦煌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敦煌写经、敦煌语言、敦煌文学、敦煌石窟考古、敦煌壁画、敦煌雕塑、敦煌音乐舞蹈、西北多民族文化交融、中外文化交流、唐代吐蕃历史地理、敦煌藏文文献等。
1927年,由中国和瑞典学者合作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对中国西部地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综合考察,对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和调查,搜集到大批标本、简牍、石刻、壁画和各种古文字文书、丝织品等,形成了大量考察日记和学术论著,标志着我国丝绸之路学的建立。受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学术影响,四川籍青年学者贺昌群(1903—1973)放弃原本喜爱的文学、哲学和艺术,把西北史地、中西交通史和敦煌学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成为巴蜀学人丝绸之路研究和敦煌研究的先驱。此后,关注、研究丝路学和敦煌学的巴蜀学人越来越多。
让巴蜀学人毅然西向,投身丝路大漠,瞻仰敦煌艺术的导路者是艺术家张大千。20世纪40年代初,张大千在莫高窟潜心临摹壁画近三年,临摹壁画大小两百余幅,并在兰州、重庆、成都成功展出。敦煌壁画艺术从此走出大漠,向世人展现了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当然,张大千是艺术家,不是文物学家,他在临摹壁画时,做了对文物有所损毁的事,如他在《莫高窟记》中写道:第20窟“甬道两壁画,几不可辨,偶于残破处,隐约见内层朱色粲然,颇以为异,因破败壁,遂复旧观。画虽于人重修时已残毁,而傅彩行笔,精英未失,固知为盛唐名手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临摹品极大地宣扬了敦煌艺术的价值。抗战时期,正是由于一些云集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等地学者的呼吁,1944年组建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敦煌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敦煌文物的第一批保护者和石窟壁画艺术研究者以四川籍青年为主,他们潜心大漠数十年,形成了敦煌学历史上著名的“川派”。其中的代表性学者,如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孙儒僩、李其琼、李永宁、刘玉权……他们把全部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敦煌学事业。敦煌研究院原院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曾说:“我工作了28年的敦煌研究院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前辈来自四川,在20世纪40年代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只身前往敦煌,放弃了天府之国的安逸生活,来到戈壁深处,奉献他们的青春、才华和子孙后代,所以我对四川人民怀有深深的敬意。我从前辈身上看到他们的艰苦奋斗和为了民族、国家发展的奉献精神。”确实,巴蜀学人对敦煌莫高窟的开发建设和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巴蜀成为敦煌学人才培养的重镇。以项楚先生为代表的巴蜀敦煌学者,为中国敦煌学培养了一批学术人才。这些年轻一代学者在敦煌学资料的摄取、研究领域的开拓、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都较前辈学者有所推进,取得了重要成果,显示了巴蜀敦煌学新的生命力。可喜的是,新一代巴蜀学者在丝绸之路和敦煌学领域继续耕耘,在敦煌语言文学、敦煌佛学、敦煌藏学、唐蕃古道考古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绩,昭示巴蜀丝绸之路和敦煌学研究后继有人。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