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金冠带
2021年03月18日 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18日第2128期 作者:叶一念

  2001年2月8日晚8时许,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消息,在成都市西郊金沙村“蜀风花园城”的施工中,发现了石璧、石蛇、石人和大量象牙。9日一早,工作人员赶往施工现场查看文物,研究后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谁也未曾想,21世纪全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就这样徐徐拉开序幕。

  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一条金冠带极为罕见。金冠带的出土令考古人员激动不已,同时也让他们后怕。因为金冠带出自排污管道的回填土里,工人用挖掘机把这些回填土从沟里挖出,露天堆放,无人看管,待管道修好后再回填夯筑。所以,金冠带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也算是个奇迹。

  金冠带,圆形,略呈上宽下窄状,宽约2.68—2.8厘米,厚0.02厘米,重44克,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土时断裂为长条形,经连接复原后完好。围成圆圈后,直径20厘米左右。研究认为,此物系戴在头上的金冠,因质地轻薄,猜测为镶嵌或缝缀在冠冕上的装饰物。

  金冠带上印压有纹饰,共4组,每组由一个双圆圈、一支箭、一条鱼、一只鸟组成。箭杆贯穿鸟颈部并没入鱼身。鸟拍双翅,似要腾空而起,大眼睛炯炯有神。鱼的形体肥硕,大头圆眼,身上布满鳞片,尾巴卷曲。双圆圈直径约2厘米,外轮廓为两道旋纹,中间两个小圆圈,上下还各有一道短横纹,构思奇特。金冠带的正中央正好是一个双圆圈图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学者认为,双圆圈是人面或兽面,但更多的认为是太阳纹。

  据文献记载,古蜀历史上出现过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氏族首领,他们的兴衰更替谱写成了一部古蜀史。几十年来,成都平原的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些传说并非子虚乌有。古蜀地区,文字出现较晚,但图像十分发达。古蜀人崇尚巫术,重视祭祀,艺术想象力丰富,善于用简洁的线条表达丰富的内涵。研究发现,金冠带上的图案与三星堆一号坑出土金杖上的图案十分相似,反映出这两个遗址密切的文化关系。金冠带上的图案表达了强烈的崇日观念,这与金沙太阳神鸟金箔饰及三星堆太阳轮形器一样,是古蜀人崇拜太阳的物化表现。金冠带上的双圆圈纹,则是圆日的象征,在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圆形挂饰上也有类似的图案。值得一提的是,在古蜀人心中,太阳不但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保护神,也是王权的守护神。

  研究表明,金沙遗址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应是商周时期蜀王的重器,从遗址所处位置及其周围其他重要遗存来看,金沙遗址很可能是商周时期一处大型古蜀文化中心遗址,是古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金沙遗址出土遗物的总体风格与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礼器相一致,表明二者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关系。

  叶一念 文/图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