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我军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夺取我军在军事竞争中的主动权,就必须不断创新,而军事理论创新是其中决定性环节。科学的军事理论是战斗力,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能够不断创新并保持军事理论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好创新中的组织领导功能,以辩证思维统筹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工作,成为决定军事理论创新成效的关键一环。
现实目的与长远效益关系
军事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军事实践,解决军队建设和未来作战中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问题在本质上都是实践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实践是客观存在,理论是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实践是第一性的。因此,只有始终紧紧围绕军事实践开展创新活动,理论才会不断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效发挥好其军队建设发展动力源泉的作用。军事理论创新,既要下大力气解决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正在进行的实践服务,也要着眼未来发展,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即要处理好理论创新的直接目的与长远效益关系。
有些理论创新在纯粹理论的意义上,可能具有较高价值,但从现实目的角度看,可能还无法直接应用于当前的具体实践活动。但这样的理论创新同样有价值,而且对于未来发展更具深远意义。创新本质是超越,这种超越表现在具体实践操作上,也表现在时间、空间等方面。因此,在军事理论创新中,既要鼓励围绕现实问题研究探索规律性认识,也应提倡适度超前,着眼未来开展研究。譬如体系作战本质是将未来所有在作战中发挥功能的各类要素,通过信息系统的耦合功能,有效集成各类作战效能,形成功能优化的作战体系,并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力的精准释放。要实现这一作战构想,需要各个方向、各个领域围绕这一总体目标,不断创新相关指导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按照总体的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各个发展阶段的现实理论问题,也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适度超前研究未来作战概念、力量形态构成等问题,作为整体建设发展的牵引和指向。前者是具体的实践指导,后者是发展方向的指引。二者都是军事理论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现实目的与长远效益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好军事理论的动力源泉作用。
统筹规划与遵循规律的关系
当前军事理论研究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已经比较健全,组织实施正规、有序,研究课题的选择、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评审认定都有着严格规范。但也应注意到,理论创新不同于工农业生产,不是将原材料加工生产成最终产品的机械流程,也不是春种秋收、瓜熟蒂落自然生长过程。军事理论创新是军事理论工作者对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未来战争中本质规律的探索求真、使未知变成新知并且运用到军事实践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中,由于本质规律的隐蔽性、复杂性,以及未来战争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等原因,决定了多数情况下理论创新的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是一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的曲折、艰难和长期的过程,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有时即使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也未必会取得预想的结果。这是军事理论创新工作自身的重要内在规律之一。
遵循这一规律,就要处理好统筹规划与遵循理论创新工作内在规律的辩证关系。在总结完善现有军事理论创新研究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其内在特有规律体现在组织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既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理论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又不违背科学规律。在时间安排、过程管理、成果认定等方面,给予理论创新工作者以更大的弹性空间和自由度,保证军事理论创新工作健康、持续开展。在组织领导层面上,为军事理论创新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保障。
群体智慧与个人才干的关系
理论创新是个体创造的过程,但这并不排斥群体协作在军事理论创新中发挥功能作用。尤其是现代军事理论创新工作,涉及的学科门类繁多、知识体系复杂,既需要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个体才干,也需要创新群体通力协作,有效发挥好群体智慧的功能。当前,在许多情况下,群体智慧在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是军事理论创新组织工作的重点。
群体智慧和个人才干的发挥,从总体上讲是统一的,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长,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潜能,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工作发展。从总体上看,群体智慧理论功底深厚,知识结构全面,视野开阔,信息来源面大,组织能力及突击能力强,研究问题比较系统。个体力量具有独立性强、受干扰少、研究思路连贯、进展自由度大、对问题研究比较专一等特点。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体依靠群体的支持,能够使个体的才干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但置于群体之中的个体,也容易形成潜能无法充分发挥、观点无法充分表达、协作动力不足、创新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突出问题,进而影响到群体整体创新工作的效益。因此,军事理论创新的组织领导机构应着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既要保证个人才干在创新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也要发挥好组织协调功能,使群体智慧协作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陆军指挥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