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力争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强军兴军,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大力发展军事教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是推动军事领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实施人才强军战略,突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未来战争的新型军事人才,全面提升军事人才建设水平。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军事人才在思想上、政治上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我军建设发展,关系到我军能否始终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特有优势。加强军事教育,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贯彻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把政治建军要求落实到办学育人各方面、全过程。要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军事教育的根和魂紧抓不放,全面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军事教育领域正确政治方向。
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军事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不懈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理想信念,铸牢忠诚品格,打牢思想根基。要锻造战斗精神,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观念,激发官兵使命意识,增强对加快军事斗争准备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砥砺不畏艰险、敢打硬仗的英雄气概。要磨砺意志品质,引导官兵去娇气、增虎气、扬锐气,培树吃苦精神,适应严格管理,增强心理承受力。要凝聚集体精神,发扬军事民主,不断增进官兵团结,密切战友情谊,强化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团结拼搏谋打赢的共同理念。要锤炼过硬作风,强化官兵遵章守纪、令行禁止意识,增强真打实备、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养成严守纪律、依法办事的优良作风。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创新新时代军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子,多点同向发力,推动军事人才建设水平整体跃升,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支撑。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三种主要途径,既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又功能各异、各有侧重,必须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军队院校教育是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健全各类军事人员教育培训体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教学内容体系,健全军地师资互聘政策,加快优化教员队伍结构,加强教学保障和智慧校园建设,改善院校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其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功能。
部队训练实践是军事人才培养大课堂,要将个体培养融入整体训练,探索部队训练育人的规律,健全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机制,大力推行换岗交流锻炼,推动官兵训练绩效进入人才培养使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锻炼提高人才能力素质,进一步发挥部队训练实践联系实战紧密、武器装备齐全、演训活动经常的优势。
军事职业教育是军事人才培养大平台,要开发优质平台,加强军事职业教育队伍建设,建设覆盖各军兵种各类岗位的教育资源和管理运行体系,形成全员全域全面全时的教学格局,充分彰显军事职业教育内容动态开放、教育手段智能先进、教育形式自主灵活、教育过程终身持续等特点。通过加快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有力促进形成军事教育整体合力。
服务备战打仗根本任务
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围绕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军职能任务也要随之不断拓展,军事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加速推进,军队建设正加快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
新的形势任务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坚持为战育人,着眼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将服务备战打仗作为军事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做到军事斗争怎么准备,人才培养就怎么调整;军事斗争准备拓展和深化到哪里,人才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牢牢掌握军事斗争主动权。要着眼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调整布局,系统谋划人才培养,加强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要提高军事人才科技素养,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适应我军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力量快速发展需要,使官兵掌握各类专业知识技能,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信息化战争意识,更好驾驭现代战争。要培树军事人才世界眼光,通过参加维和护航、国际联演联训、国际军事比赛、国际防务交流等方式,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拓展国际视野,学习掌握涉外知识技能,在与外军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开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