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苏作像运河的水一样流向生活
2023年03月22日 11: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2日总第2615期  作者:朱元吉

  苏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江苏的最后一站。千百年来,这座古老的水城与大运河水乳交融,相互依存。大运河承载着苏州璀璨辉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脉记忆。苏作与大运河文明融合共生,凝聚着历代匠师的智慧结晶,寄寓着古今江南人文精神,是苏州民众精神与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来源。

  创新保护苏作基因。和许多文化遗产一样,今天的苏作面临着全球化、城市化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挑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手工技艺的文化基因断层、个体作坊现代化流水线的产业业态、传统产品形式与当代审美意趣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矛盾等。时代要求我们从创新发展的角度传承好、发展好非遗文化,继往开来,彰显苏作的时代价值,让苏作更好地讲述大运河文化故事,走向世界舞台。

  苏作的文化基因隐含在运河文明所孕育而成的人文形态和造物方式之中。保证苏作文化基因的纯正性及其当代转化的适用性,需要从文化意涵、形态样式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创新和保护。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中外艺术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为当代苏作手工艺持续发展注入养料和活力;以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立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苏作手工艺更广泛地走进民众生活。

  在总体路径上,要通过整体的技艺传承,在全面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实现再提升、再创造。以苏扇为例,苏扇作为苏州手工艺的重要代表,近年来坚持守正创新,将中国传统书画以文人画的形式与诗书画融为一体,大量地描绘在扇面上。2006年,苏州制扇技艺列入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苏州扇行业有苏扇名人工作室近10家,专业制扇厂近20家。作为文化载体的苏扇,所谓“一扇百工”,有着独特的文化收藏价值和传播价值。以苏扇为媒介,可创作与大运河文化相关的内容,推动苏作的文化基因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的保护和传承,让苏作手工艺与大运河文明融合共生。

  建设传承发展平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带来江南尤其是苏州文明的繁盛,也给苏作更大的行业发展空间。人们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关系苏作的发展前景,积极培养苏作的接班人,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当代,以苏作技艺传承创新赋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就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苏作、了解苏作、热爱苏作、传承苏作。要用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做好非遗传承工作,让苏州手工艺的发展未来可期。

  苏作的一大特点是匠人世家对手工艺的世代守护,使其一直保持着活力。同时,政府层面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与扶持,搭建的各类传承发展平台对苏作的延续和传承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让匠人更好地与时代共存,发挥才能,需要为手工艺匠人提供更多的非遗平台,为继承苏作精神和运河文化搭建舞台、创造空间。借助苏作传承创新平台,向世界讲述大运河的故事,集中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现实中,独具价值的匠人精神已开始被公众重新认知和传播,许多民间组织、公益组织、企业品牌、设计机构开始加入苏作工艺传承创新的队伍。

  创造改良传统苏作。传承创新苏作技艺,要站在今天人们审美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在继承的基础上传承创新,在原汁原味传承的基础上对苏作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文化生活相适应。创新是苏作与大运河文化共同的特征。要以现代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对传统工艺形式加以提炼与改造,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使其能够代表时代的风格。要力求将非遗手工艺转变为当代生活美学用品,重新回到生活中,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

  如果说苏作是一门母亲的艺术,而运河就是苏州人的母亲河,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提升了生活的品位。技艺传承赋能文化发展,苏作能够像运河的水一样慢慢地流淌,将大运河基因和记忆带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苏作不是简单的手工艺,它的载体应该随当代人生活习惯的变化而改变,大运河与苏州城密不可分,要将苏作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现实景物创新结合。从外在风格上来说,运河的水是温柔的,苏作应该是温暖的。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让苏作在创新中融入现代风格,创造出高品质、有特色的作品,以独具特色的苏作文化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对于打造江南文化,推动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作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她以器物的形态凝结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姿,也在漫长的时光里悄无声息地伴随并塑造着民族的精神形态。苏作与向外观照自然、阐释世界,向内纾解情感、洞明自身的中国人,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人文景观。而苏作的传承与创新,必将为大运河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基地、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201905000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石湖智库)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