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淌着的文化。悠悠千载,滢滢碧波。大运河既让沿岸的城市得到了滋养,也浸润着江南文脉。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这明确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目标以及重点。江南文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诗性文化”。新时代,赓续江南文化传统,写好“水文化”大文章,对于苏州“最”精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益良多。
整理文脉,厘清大运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内涵、品质和特色,是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标志,是前人智慧的积淀。而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休戚与共的重要纽带,血脉相连、生生不息。清波一脉通古今,大运河流淌至今,沿岸文脉繁荣昌盛。苏州,是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范成大《吴郡志》笔下“唐时苏之繁雄,固为浙右第一矣”的繁华所在。而运河,则是这座城市发展、兴盛的重要依托。如果说大运河苏州段的各个遗产点和文化资源是散落的明珠,那么大运河便是穿珠成串的线。要以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以文化遗产点段为珠玑,整理运河文化资源,系统梳理大运河苏州段的历史文化意蕴,通过深入扎实的实地考察走访,挖掘和梳理运河历史中灿若星辰的精彩故事,依托这些鲜活的故事,生动还原大运河苏州段的历史发展进程。其中,既要有史可查、有据可依地丰富大运河苏州段的文化内涵,又要通过多元化的主题性“运河行”活动,为运河两岸人民提供了解运河、感受运河的窗口和渠道。通过文脉整理和故事讲述,让运河文化历久弥新。
文旅融合,走出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新路径。2021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现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陶瓷器、金属器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有3个常设展,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在策划展会方面,自2019年起,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每年在江苏举办。截至2022年,共举办了四届。其中,第三、四届运博会于2021年、2022年在苏州举办。据不完全统计,第三届运博会4天内共有超13.6万人次参加现场活动,线上受众突破2.7亿人次。第四届运博会则以六大主题展吸引国内72个城市、900余家单位、4000多人参展参会。与第三届相比,第四届运博会累计近10万人次参加相关现场活动,线上受众突破3.7亿人次。此外,江苏在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遴选发布了20条运河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由此可见,文旅融合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效开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十四五”期间,苏州要着力推进建设一批富有运河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集中推出“运河系列”标志性文旅精品项目,持续统筹发展水上观光、滨水休闲游,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镇和街区。通过推出运河主题旅游路线,培育“文旅+”业态产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千年运河·水韵苏州”品牌影响力。
可感可见,构建解说系统讲好运河精彩故事。大运河苏州段自无锡入境,北接望亭镇五七桥,南至与浙江交界的油车墩,全长96公里,占江南运河段近1/4的长度。沿线共有7处遗产点,包括山塘历史文化街区、虎丘云岩寺塔等,4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评弹),9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园林景观等。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繁忙的黄金水道,约占全年运河通航总量的1/5,每天有6000多艘船只从这里通过。大运河成就了苏州自古以来的繁华,使得苏州经济繁盛、水域富足、人文博雅、城市宜居。然而,生活在运河边的苏州百姓或许至今仍鲜有知道,苏州是一座运河名城。可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宣传力度和显示度还有待提升。所以,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要构建一套生动晓畅的解说体系,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深入浅出地将大运河沿线的精彩故事生动地讲给老百姓听,讲给年轻人听,使运河作为“活态”的文化、流动的文化,真正在百姓中家喻户晓。《江苏省大运河现代航运建设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到可以通过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智慧运河平台。那么,同样,大运河文化带解说系统的建构,也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以打通文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方式,实现大运河沿线文化景观和苏绣、苏扇、丝绸、苏印等系列文化产品“上云上线”,进学校进社区,让运河文化真正成为百姓生活和日常需求的一部分。所谓“见人见物见生活”,利用精心搭建的“解说系统”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程可感可见。
(本文系大运河研究院智库专项课题“江苏运河城市历代民歌整理与研究”(DYH19ZD03)、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基地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审计处)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