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水乡特质 促进融合发展
2023年03月22日 11: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2日总第2615期 作者:朱剑刚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不断传承与创新的江南文化是重要支撑。大运河南段处于江南水乡,在这样的时空坐标下充分认识大运河水系与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关联,做好水乡发展历史的文化遗产传承和疑难问题辨析,正视大运河水系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

  大运河的“水乡”背景。江南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上的地域概念。“水乡”是人们对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环境和文化的普遍认识,流经这里的大运河也有着水乡环境深深的印记。

  大运河在太湖北岸和东岸的走向,运河线路以苏州城为节点的转折,既与太湖和苏州城的位置直接有关,又显现着水乡环境对大运河航道的影响。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自然水系的展布总体为由西向东,大运河与太湖流域向东泄水的河道水系之间呈现交错相关,形成了大运河与水乡环境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从运河干线上的苏州古城,古城内纵横交织的河道沟通着的水城街坊,湖荡水网深处散布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运河对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由这些关联的水系渗透到太湖流域的水乡深处,对江南水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可以将大运河看成长江三角洲水乡空间中的一个特别要素,既要从理念上提升对江南水乡背景下大运河水系文化属性的认识,又要充分认识大运河水系与江南水乡地区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江南水乡和大运河的作用。

  大运河推动水乡发展进程。水乡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度大,河道开挖相对方便,泥沙淤积也很普遍,沧桑变化明显。苏州所在的江南核心地区是我国运河历史最久的地方。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胥溪,大运河中最早的一段邗沟,都是春秋时期以苏州为都城的吴国的杰作,也是运河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隋朝时开凿的沟通全国的大运河系统,使太湖流域纳入了全国发展的大局,太湖东部的自然环境面貌也因运河的成熟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代以后,江南地区通过大运河的连通,对全国物质支持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在全国经济和文化领域地位也由此而凸显。

  辉煌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今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基础。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历史悠久,与运河有关的许多事实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变得模糊而缺少实证。胥溪作为苏州地区最早的运河,也是我国最古老的运河之说,只能在一些古籍中找到记载,胥溪五堰的具体位置和当时的情况已无从考证。“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之说,虽然古今都基本认同是有关太湖水系的记述,但“三江”的具体指涉,除了吴淞江外,几乎成了历史的疑案。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努力厘清日益模糊的历史地理变迁关系,既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提高大运河文化传承品质的重要内容。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整体视野。大运河在古代是官办的航线,有专门的运输组织方式。有些在水乡河湖系统运输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节点和河段,其实并不具有“运河”的官方名分。比如,当年连接枫桥大运河航线的彩云塘,连接胥门大运河航线与太湖的胥江,以及彩云塘和胥江交汇处的横塘镇。近几十年,随着运输技术的提升,原有的运河航道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重新规划以建设新的高等级航道。

  新建的运河航道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将原有的老运河直接拓宽成新的高等级航道,这种形式投入较小但往往危及老运河上的历史性设施。二是将原水系中的非官方运河河道拓宽为新的高等级运河主线,这在该河道运河身份的认定上容易引起混淆。三是全新开挖高等级的新运河航道,这种形式投入大但对大运河历史遗迹的保护效果最好。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要以整体视野实事求是地对待上述现实情况。把握好运河重要点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把握其古今不同时期的差异,从而真正认识大运河在与自然和人文环境共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对不同点段的大运河进行功能分类,对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历史古迹的保护和传承功能、环境建设和文化教育功能等进行明确定位,实现多方面功能的综合。

  在整体视野下看待江南区域的大运河,江南运河自长江到钱塘江,纵贯长江三角洲中部。这一区域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也要尽可能突破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分段划块现象,避免运河文化项目建设都只以自己的建设投入和收益作为首要的考察点,要加强与相邻区域间的统筹规划,进行一体化的分类综合施策,将沿途文化遗产放在整个大运河文化带视域中保护和建设,对河道走向、土地使用以及新设施的布局等进行整体规划。

  总之,把握好大运河与江南水乡之间地域上要素叠加和历史上共同发展的关系,把握好运河航道局部点段的角色担当和全局中运河水系的功能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江南水乡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质优势,从而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和江南水乡地区的融合发展。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基地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苏州市职业大学石湖智库秘书长)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