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22年07月06日 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6日第2442期 作者:周全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制造”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这要求不同的创新主体彼此协调、综合运用多种创新要素来实现科技创新目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中的各个主体既有自发的无序独立运动,又有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有序共同运动,协同创新是将不同创新主体及其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产生有序创新结构的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需要加强与外部其他主体的合作,充分获得并高效运用多样化的创新要素资源,由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非线性创新模式,从而发挥出“1+1+……+1(N个1)>N”的协同创新效应,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要素协同、创新行为协同。

  创新主体协同

  构建创新主体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系统,他们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各自的角色且相互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这与由不同生态位主体彼此交换物质能量而构成的生态体系高度类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居于技术生态位,是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市场主体;学研机构居于知识生态位,是科学研究及知识的创造主体;政府部门居于政策生态位,是相关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投融资机构等居于市场服务生态位,是融通提供创新资金的主体。这些主体基于自身的创新资源要素优势,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目标,通过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加强互动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产生协同创新的网络效应,从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突破和技术提升及应用。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要做好各主体间的战略协同和组织协同,以培养稳定而紧密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市场服务组织进行深入沟通,达成共同和互利的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结为共生式的创新伙伴关系。各主体可通过订立长期合作协议或形成心理契约,持续开展正式及非正式的交流,形成一致的行动准则,从而不断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同时,各主体要在战略协同下将不同类型、层次的资源集成到系统中,根据合作规则及机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最大化发挥战略性协同创新的资源互补优势。另一方面,不同主体在协同科技创新中要克服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差异,采用混合组织的治理安排,即多个组织围绕科技创新的价值共创目标,大力开放组织边界,强化组织融合和资源流动,通过建设和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园等混合型组织,引入企业研发生产部门、科学研究机构、政策对接办公室、市场服务组织,培育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多元主体协同下的共生共荣。

  创新要素协同

  形成创新要素协同的科技创新螺旋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协同科技创新提供了平台架构,在此基础上,各主体要致力于推动创新要素协同。创新螺旋理论表明,系统中不同主体间创新要素的复杂作用和反馈产生了螺旋式创新结构,并以非线性形态演化,能实现创新要素的有机协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各自拥有技术、知识、政策、资本、人才等要素,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以非线性的关系相互作用,驱使不同要素在远离平衡态下持续互动,激发创新合力不断产生。具体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螺旋通过三种机制发生作用。

  一是要素交换机制。要素交换机制鼓励拥有不同创新要素和具有能动性的各个主体将这些要素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如企业的专利技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端人才和新知识、政府部门的政策、市场化服务组织的信息和资金等要素,不同要素的融合使用可极大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二是要素转化机制。要素转化机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将集成的各种要素运用到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中,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大规模增加市场收益,并与其他主体按要素投入程度和贡献分享收益。三是要素黏着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螺旋结构有创新要素短期连接和创新要素长期连接两种方式。在创新要素长期连接模式下,创新主体长时期持续进行要素交换和转化,这就形成了创新要素黏着,有利于主体间最大化地共享、利用创新要素,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取得重大科技创新突破。

  创新行为协同

  做好创新行为协同的科技创新制度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科技创新要实现主体协同和要素协同,还需要从制度设计与运行上加以有效安排,以引导、规范各主体的创新行为协调一致,避免因各行其是而导致整体的协同创新效率下降。正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门槛高、市场走势不确定性大、外部环境多变,科技创新的难度和风险广泛存在,客观上要求有效安排激励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以促使不同主体更好地相互配合,同步优化协同创新过程。

  要从激励角度制定有利于各主体深化合作、整合创新要素的互惠制度,围绕共同目标加强互动,开展深度合作创新。例如,针对新兴产业企业面临高新技术研发中基础科学研究薄弱、研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可以考虑从制度层面设计,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技术攻关平台,以灵活有利的政策引导高校和教育机构的科研人才进入平台的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中,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并分享技术创新成果的收益;设立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平台创新项目,同时以政府信用和长期投资回报率吸引金融机构的社会资本流入平台,提供充足的创新资金储备。各主体间面对市场风险要从制度上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克服组织合作中因信任缺失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形成有效的交流沟通制度,培养彼此融合的协同创新文化,确保合作程序公平。如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系统打造政策、技术、知识、人才、资金相互配合、一致行动的长效制度基础,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我国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圈的构建及协同创新机制研究”(17BGL01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