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年07月07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7日第2202期 作者:王跃生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但对于为何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何种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新发展格局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目前仍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既然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那么未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自主创新和扩大国内市场,因此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有主辅、轻重之别。还有一种看法是,考虑到当前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逆全球化来势凶猛,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经济关系必然受到冲击,不利于建立相互开放、对等互惠的经济关系,进而迫使我们不得不向内看,注重自身内部及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些认识,并非完全没有理据,但往往带有只看其一未见其二、只看当前未及长远的误解。为此,笔者就这一问题做如下分析探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体系的最重要表现就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和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不平衡发展,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异军突起,既有的全球化结构(“梯次产业转移”)和与此相配套的国际经贸规则(贸易投资自由化)与治理体系(权力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越来越陈旧过时,导致世界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凸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此后世界经济的长期低迷,则是这种过时与矛盾的集中表现。危机以后,全球经济体系与“中心—外围”结构日益衰落,既有国际规则逐渐失灵,而国际新秩序尚待建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与投资关系亦受到极大打击,致使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纷争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特征和转型升级要求,决定我们不能再继续扮演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低端生产者的角色,必须与时俱进地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积极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加快形成新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关系。

  我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下,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现实国情,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挑战与机遇,走出一条超越“中心—外围”格局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进而逐步迈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在这一过程中,超越传统国际分工格局,从低端制造者转变为“智造中心”,就必须以更高水平、更新形式、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新的联系与联结。在新发展格局下,这种新的国际经济关系形式,既有必要性,也非常有可能性。一方面,从必要性来看,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与联系,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获得国际竞争优势,这在国际经济学理论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都得到了充分证明。另一方面,从可能性来看,通过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使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联结更加紧密,从而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仍然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即使在过去几年国际经济环境较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欧盟谈判完成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还与其他经济体达成了多个高水平贸易投资协定,即是鲜明例证。

  当前,我们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最大障碍在于自主技术创新和扩大内需市场两大瓶颈。而解决这两个问题,都离不开国际交往与合作,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

  就自主创新而言,在举国体制优势下,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突破创新瓶颈,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在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许多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自主技术创新并不排斥借助外部资源,注重技术创新的多种途径与可能性。实际上,国际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技术交换、技术溢出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所有这些形式都离不开国际交流交往。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在它们与中国企业、客户及消费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助于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在我国的扩散与应用,进而提升我国的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竞争条件,适度开放与创新活动密切关联的行业或市场,通过构建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制度规则,确保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公平竞争,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就内需市场而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就必须改变过去几十年对国外市场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市场的单向依赖,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使本国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这方面,随着党和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逐步落实,国内市场潜力正在被充分挖掘,内需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稳步提高,并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与此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还要求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扩大内需与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当下,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仍需将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力之一,通过各类双边及多边良性合作机制,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合作。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我国进出口的双向显著增长证明了这种“双循环”的重要性。同时,我国与东盟等地区贸易关系蓬勃发展,东盟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表明建立自贸区等对外开放手段,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因此,通过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外贸质量进而推动经济长期增长,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