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2021年07月07日 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7日第2202期 作者:迟方旭

  建党100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梳理和总结百年来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主要经验,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为法治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思想指导。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法治问题,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法治发展规律的法治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实现法治理论的持续创新,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法律思想、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思想、实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一系列重要法治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日益成熟,百年之中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正确的学理支撑和科学的思想指导,使法治建设始终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尤其是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发展成就,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是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完善党领导法治的方式和提高党领导法治的水平,为法治建设提供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百年来,党始终都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始终在法治建设中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党领导法治的方式不断完善、领导法治的水平不断提高,对党依法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经过长期探索,先后形成了党是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党应依法办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和法治化等一系列重要法治理论论断和实践举措,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使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党也逐渐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习近平法治思想更是将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升至首要理论地位和根本实践环节,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制度日趋健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法治的最本质特征。

  三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支持和实现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法治建设提供价值追求和根本目标。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一直都是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依靠力量。法治建设应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核心理念的民主政治建设一直都是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主线和历史主题。党在领导法治建设的百年历史中,奠定了法治建设的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并提出了加强法治建设以逐步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法治建设方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经历了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相统一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严格依法办事相统一的艰辛探索之后,成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法治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根本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更是提出要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至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人民成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在新时代法治建设中的地位更突出、作用更明显。

  四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建设模式,形成独具中国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在坚持人民民主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在坚持现代法治文明建设一般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汲取中华法系传统法律精华,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上不断借鉴西方法治建设有益经验,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本国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法治建设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开辟了新式的、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法治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定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改革开放后,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对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回答,更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重大理论创新,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中国方案”“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等中国特色更为明显。

  五是坚持根据党的历史任务具体确定法治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法治建设方略服从并服务于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布局。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具体历史任务也不相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担负的不同历史任务,党在领导法治建设时制定了不同的、具体的法治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法治建设时刻服从并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并为各历史时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治建设服从并服务于夺取全国革命政权的战略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法治建设围绕巩固革命政权、顺利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务;改革开放以后,党在领导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将法治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进行考量和谋划,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始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之中制定法治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继续将法治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致力于法治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纵观百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法治建设形成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的法治理念、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等五条主要历史经验。这五条历史经验的背后,实质是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特别是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法治发展规律的艰辛探索。正是对上述规律的持续探索和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党领导法治建设才得以从一个又一个胜利走向更新和更大的胜利,并最终取得了今日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成就。

  (作者系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