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伊始,同事兼朋友靳大成兄策划一套“思想·学术·生活”丛书,敦促我将历年所写的随笔编个集子,结果就有了《学术的年轮》。该丛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印行后,一时颇有影响。
《学术的年轮》中,有关学术规范、学术体制的讨论尤其引发学界的共鸣。十年后,凤凰出版社重版,增加了一半篇幅,仍旧受到读者称赞。毫无疑问,它一定是我的著作中流传最广、阅读量最大的一种。索求的朋友络绎不绝,初版我先后买过250本,全都送完。后来,出版社库存也清了,责编苏晶女士只好将编辑室留存的20册送给了我,又都被友人要光。
这本小册子之所以吸引读者,主要是由于里面有相当的篇幅谈学风问题,而学风问题又和学术规范、学术体制密切相关。当时,正值学风建设备受学界关注之际,书中的讨论引起学界普遍的共鸣。很快,全书就被扫描为电子文档,传播于网络。《学者何为》《与学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古典文学研究三“执”》等文章被一再转发,广为流传。有时遇到其他专业的学者,也说读过《学术的年轮》,让我颇为惊讶。
除了批评学风和学术体制之外,书中还有一部分文章涉及学术史研究,这也是20世纪末学界关注的热点,这些文章体现了我们这一辈学者希望通过反思学术史来重建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的共同信念。书中《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四代人的学术境遇》《中国诗学的百年历程》《〈谈艺录〉的启示——钱锺书先生的学术品格》诸文,对清初到近代以来学风嬗变、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凝聚了一代学人对自身的学术人格和学术环境的切身体验。
二十年过去,这些文章又从网络流入微信,有读者称赞它们切中时弊,却不知道都是二十年前的旧文。由此可见,这二十年间学界的进步是多么缓慢。而我作为过来之人,后来很少再写这种批评文章。不是和光同尘,随波逐流,而是深知不彻底改变现行的管理模式,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对症用药,是无济于事的。学术和教育的进步,也有赖于社会的整体进步。
但问题是,教育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没有教育的进步,社会进步岂非愈加河清难俟?近二十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在信息透明度相对提高的同时,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这无形中加快了社会进步的步伐。学术和教育领域里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约束,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态度,提出更专业的建议,通过从业者与管理者双方的沟通、磨合而达成共识。有问题需要敞开讨论,寻求合适的方案和对策。只要是善意的商讨和有建设性的提议,我想还是有价值的。我前些年写的有关科研经费使用和报销的对话,就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放宽了经费使用的限制,提高了间接经费的比例,增加了智力报偿的份额。学术和教育领域的制度建设,确实还有一些可以优化的空间,需要大家出于责任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提出问题,商量切磋。《学术的年轮续编》收入的几篇对话和关于学术、教育问题的一些随笔,都是遇到现实问题有感而发,随手写下的。学术和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与有责焉。
川流不息,逝者如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学术的年轮》出版时,我正值不惑之年,如今续集编成,已过花甲。二十年岁月,在作者,已是足够漫长的时间,而于学术之树,只不过添一道浅浅的年轮。但即便如此,也毕竟是学术的年轮啊!其中,记录着自己学术生命的印迹,也留下了时代的景象和诸多前贤、后生的光影声息。它们时时回绕在我身边,像缥缈的步虚声伴我前行。在满天星斗下,所有的学术朝圣者,都朝着一个方向前去,许多师长和朋友已在圣殿两庑,而更多的人还在路上。
二十年后的学界,已不复是当年冷寂的荒原。往时盲目的抽身下海,已一变为火热的上镜、出圈,或填表、评估、结项。学术仍是那株孤树,在寂寞中默默地生长。而我们,或渐行渐远,或踽踽绕道,都行走在学术的边缘上。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