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的文化底蕴
2021年04月02日 0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日第2139期 作者:施保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抗疫精神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发展,是中国精神时代内涵的生动诠释。抗疫精神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以及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生命至上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数“最美逆行者”昂扬起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体现出对人民和生命的深情与担当。面对疫情,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这既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诠释,也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道德观念和敬仰生命文化底蕴的呈现。

  在传统文化中,生命至上、珍爱生命的深厚底蕴,形成了亲民、惠民、保民、恤民、安民、利民、重生、卫生等思想。老子讲究“长生久视”,庄子倡导保命、保生、养生的“卫生”观,强调道法自然、卫生护本,重视生命精神状态建设。杨朱宣扬“贵生为己”,重视个体生命。《易》载“天地之大德曰生”,表达天地之伟大,人要爱护生命。孔子重“生”不究“死”,关注现实人生。孟子承认“生”,“我所欲也”。荀子认为,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代大禹为治理黄河之洪灾给生命带来的祸害,面对滔天洪魔选择“逆行”,三过家门而不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治理洪灾的伟大成功,挽救无数生命免于水患。在古代,疫病来临时,“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举国同心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全国一盘棋,及时建立起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体系,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防控局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团结精神。“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广大人民群众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14亿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不畏艰险与困难,把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以“人心齐,泰山移”的顽强意志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协作,发挥着举国同心做大事的优势。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单者易折,众则难摧”,这种命运与共、团结协作的精神是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舍生忘死体现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顽强意志。面对疫情,各条战线的抗疫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英雄们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是战胜疫情的最大底蕴和源泉。正是在大灾大难前有无数勇士挺身而出,中华民族才能经历无数灾厄而发展壮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舍生忘死的生死观和义利观,是中国创造抗疫奇迹的文化底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写照。

  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标识,蕴含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用胸膛堵枪眼,“豪情做囚徒”,“满腔热血沃中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等,是革命文化的思想精髓。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以及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靠的正是这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舍生忘死精神,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尊重科学体现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秉持科学精神,坚持科学防控,成为抗疫斗争的鲜明特点。无论是建方舱医院,还是研发疫苗,或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为战胜疫情提供强大、有效支撑。

  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与天、地、道之间的关系,人要遵从规律、科学行事。求真务实、经世致用哲学,注重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看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中国古代历经过许多次疫病,中医药辨证施治,发挥科学防治的独特优势,包括加强有效隔离的管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公共卫生环境、开展医疗社会史研究等措施。

  命运与共体现同舟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中国秉承天下一家、命运与共的理念,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泛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智慧和力量,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深厚底蕴,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命运与共的大一统传统。其中,“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兼相爱”“和为贵”等重要思想,促进了和谐共生文化的发展。孔子曾说,“近者悦,远者来”。国与国之间应求同存异、合同共生。中国古代开通丝绸之路,与沿途各国倡导和平相处、互惠互利,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全球合作抗疫的大环境下,各国之间同舟共济、相互支援、携手抗疫。在中国援助世界各国物资时,引用古诗词作为标语,表达了命运与共的传统底蕴。如中国援助日本物资时写道:“鲸波万里,一苇可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援助印度抗疫物资时写道:“尼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援助意大利物资时写道:“云海荡朝日,暮色任天涯”;援助塞尔维亚物资时写道:“铁杆朋友,风雨同行”;援助法国物资时写道:“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伟大的抗疫精神不仅展示了中华儿女在新时代的靓丽风貌,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新发展,多维呈现文化基因的深厚底蕴,拓展文化自信新空间。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